未知生物通過對磁場的控制和變化,將周身無數細微金屬顆粒進行簡單化的操作。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些細微的金屬顆粒是無法做到抵擋子彈貫穿效果的。
未知生物那看起來流動般的黑色金屬液體,其實就是無數金屬顆粒組成的。
這些金屬顆粒之間彼此擁有一定的空隙,當子彈射擊而來時,金屬顆粒雖說可以進行聚攏,但是是無法擋住子彈的,因為磁場不具備有擋住子彈的作用力。
所以,華國士兵通過電磁buqiang發射的子彈,才會出現過穿現象。
事實上,被磁場約束的金屬顆粒非常脆弱,不但子彈射入之后可以帶出一部分金屬顆粒,像baozha,更是可以將大量的金屬顆粒發散到四周。
這就是為什么之前華國方面使用40毫米榴彈,在進行攻擊之后,對方會暴露出金屬骨架的原因,因為大量的金屬顆粒被榴彈baozha時的沖擊波都沖散到了四周。
但也不可否認,這些金屬顆粒也確實在對方遭受攻擊時提供了一定的保護。
要是沒有這些金屬顆粒,單單是多枚40毫米榴彈baozha所造成的殺傷,就足夠摧毀未知生物的金屬骨架了。
因為未知生物的金屬骨架材料強度,也就比人體的骨骼稍微強上一些,連藍星的高品質合金甚至是鋼鐵都無法相比。
而之所以在初始階段,電磁buqiang發射的子彈沒有對未知生物造成殺傷,主要有以下這兩個原因。
一是未知生物的金屬骨骼存在大量的空隙,很多子彈都從骨骼空隙之間穿了過去。
另外一點則是細微的金屬顆粒,確實無法擋住子彈,但是子彈在射入金屬顆粒中的時候會不可避免的造成減速。
小口徑子彈貫穿厚度達到十幾厘米的金屬顆粒層的時候,子彈的初速已經降低了很多,甚至連原先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這樣的初速度,就算命中了金屬骨架,子彈保留的動能也無法擊斷對方的金屬骨架。
不過,華國方面在了解到金屬顆粒的特性之后,提出了一個疑問,那就是,這些金屬顆粒的防御力那么差,為什么還會被對方進行使用呢?
別看之前,華國方面沒能迅速解決,但那只是因為華國對對方還不熟悉。
現在,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華國已經有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想要對付未知生物,已經有了多種方案,首先可以先使用40毫米榴彈進行近距離轟擊,將外圍的金屬顆粒保護成炸開,隨后再使用電磁buqiang發射中大口徑子彈直接進行打擊對方的要害部位,即發光的球體就可以直將其殺死。
第二種方式調高電磁buqiang的輸出功率,將初速度提高,讓子彈擁有更強的貫穿效果。
這樣子即使使用小口徑子彈,也可以通過對對方致命部位進行連續多發的射擊,從而達到貫穿金屬顆粒層直擊要害的目的。
這是華國方面在初步研究之后得出的最簡單的幾個方法。
而后續對未知生物的研究還在持續,包括其身上附加的武器系統,以及對方是如何運轉的,能量從哪里來等一系列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
但是至少目前通過初步的研究,華國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殺傷方法,讓駐守在新世界空間門的華國部隊,不至于在再次遭遇對方時束手無策。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