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塔斯蘭教國存在有大片的草原,華國準備在塔斯蘭教國放牧牛羊,進行養殖。
而海島聯盟方面,華國并沒有租借過多的土地。
華國只是購買下了多座隸屬于海島聯盟的島嶼。
將其中幾座較大的島嶼用來進行甘蔗種植。
之所以華國沒在海島聯盟購買更多的土地,一方面是因為海島聯盟的財政狀況是大陸諸國當中最好的,因此其從華國這里獲取的貸款也是最少的。
簽署的協議自然是幾國當中最好的,另外則是因為海島聯盟的地理位置,讓華國暫時決定不再其國土上投入過多力量。
畢竟海島聯盟距離華國前進基地實在太遠了,加上其在海上的原因,一旦海島聯盟境內的華國公民出現了意外情況,很難進行快速援助。
而另外幾國雖說也有距離遙遠的問題,但至少這些國家都和華國前進基地處于同一片大陸之上,就算真的想要對華國公民干什么事情,也需要掂量一下華國軍隊的威脅。
而由于空間門的限制,華國目前在異世界的海軍力量不過是一些小型快艇和內河炮艇。
在內陸河流上進行巡邏和維持治安,確實沒什么問題,但是想要漂洋過海前往海島聯盟,以現有的水面力量來說,實在是太脆弱了。
因此,海島聯盟上,華國主要維持幾個礦產開采點,而農業方面則規模不大。
隨著眾多農民抵達異世界,華國開始在異世界各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種田行動。
盡管大型運輸機無法抵達異世界,但好在華國之前建造的超大型飛艇已經完成。
這些飛艇有效的彌補了運輸機不在的遺憾。
通過其數百噸的載重,將大量的農用機械投送到了數千公里以外的地區。
讓一座座即使遠離華國前進基地的農場,也可以進行機械化作業。
華國租賃的土地大多數都是平原地帶的土地,可以進行機械化作業,而華國的機械化作業,也第一次讓異世界的農民見識到了工業時代的恐怖生產能力。
數百名異世界的農民發現,他們工作一天所能產生的效率,還不如1臺機械幾個小時的工作。
只需要1臺機器,輕易的就完成了翻土,耕地,播種等一系列步驟,無數異世界農民突然發現,他們使用人力進行播種的行為,簡直就像是原始人一般。
不過,異世界的農民即使意識到他們的生產模式是極端落后的,卻也沒有什么好辦法,畢竟能將大片土地租賃給華國的,不是官員貴族就是地主。
而屬于土地的農民,其實就是官員,貴族及地主手下的佃農。
他們就算想要有華國的農業機械,也不可能有人買給他們。
而伴隨著一座座農場,在異世界各國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華國在異世界可控制的耕地數量開始急劇增加。
華國也沒有忘記在前進基地的周邊地區開墾新的耕地,并將之前的耕地進行開荒播種。
借助此次貸款事宜,華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使得異世界超過8000萬畝的耕地,處于了華國的直接或間接控制之下。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