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你跟我說一下,華國這么做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蛙島,還是櫻花國,難道真的打算和我們阿美莉卡開戰了嗎?”
大總統正對著自己的國防部長大吼大叫。
“大總統,我認為華國這么做應該不是和我們開戰。”
“為什么?”
“大總統,雖說華國近些年又是搞六代機,又是電磁彈射五代機,又是搞大量無人裝備,但說實話,目前我們阿美莉卡在綜合實力方面其實還是很強的。”
“就拿海軍方面來說吧。”
“我們還有11艘航母,超過70艘盾艦、大約30艘兩棲作戰艦艇、超過30艘瀕海戰斗艦、70多艘核潛艇,近300艘作戰艦艇,總噸位超過350萬噸,這還沒有計算南棒,櫻花國的海軍。”
“華國的海軍方面,作戰艦艇只有250艘,總噸位不過200萬出頭。”
“目前我們光是作戰艦艇的噸位數就比華國多出100萬噸,如果算上南棒和櫻花國,我們還可以比華國多更多。”
“盡管華國每年新增的海軍噸位數可以達到20萬噸,遠超我們每年海軍的新增噸位。”
“要是以長遠角度來看,華國海軍擁有的實力確實會超過我們,但是,這種事情現在是無法達成的。”
“特別是海軍方面,我們擁有11艘航母以及70多艘核潛艇,而華國僅僅只有四艘航母,其中,正式服役的才三艘,單艘航母的綜合戰斗力也不如我們的,而且,我們判斷,華國的核潛艇數量,連我們的一半都不到。”
“哪怕華國航母已經擁有電磁彈射了,還可以上五代艦載機。”
“但少量的先進裝備依然無法彌補巨大的數量差距。”
“如果我是華國方面的領導人,我絕對不會現在就挑戰我國。”
“我會繼續等下去,因為我國相比于華國,現在擁有的優勢僅僅只是存量優勢。”
“我們無法新造大量的戰艦,因此只要時間推移下去,我們手中的大量戰艦會因為服役時長問題而面臨退役,又沒有新戰艦補充海軍,噸位會大幅度下降。”
“而華國方面每年都有大量新增戰艦加入,噸位數只會越來越大,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對于華國來說,只需要等,再等個十年,華國的海軍實力就可以超過我們,但現在絕對不可能做到。”
“在現在這個時間段,華國如果真的和我國爆發沖突,或許華國最后可以取得勝利,但是不要忘記,整個藍星并不是只有我們和華國兩個國家。”
“歐羅巴州聯盟,白象國,羅剎國,這些國家的綜合實力或許不如華國和我國,但一旦我們和華國兩敗俱傷,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便宜了其他國家和勢力。”
“為什么那么多國家都希望我們和華國開戰,并不是因為民主自由,也不是因為華國的威脅,而是因為現在我國和華國開戰,最后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這就給其他國家成長提供了機會。”
“這一點,我相信華國是可以看清楚的,那么在這種前提下,華國依然選擇和我國發生沖突,就是極其不明智的,從華國這些年的執政來看,這種極度不明智的行為幾乎不會發生。”
大統領聽了自家國防部長的一番分析之后,也知道華國進行軍事動員應該確實不是要和阿美莉卡開戰。
蛙島問題,雖然對于華國一直是一個極其麻煩的事情,可是只要華國實力足夠強,可以預想在未來,蛙島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可華國也確實進行了大范圍的軍事動員,怎么看都像是要打仗的樣子。
難道那些關于華國的一些離奇情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