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和屠岸兩人,頂著凜冽的西北風,騎著自行車一路來到朝陽區的團結湖地段。
    在一片以低矮平房、大雜院和少許低層舊樓為主的市景中,一個嶄新的、被一圈紅磚圍墻規整地圈起的小型區域,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小區大門頗為講究,是一扇嶄新厚重的鐵藝大門,此刻敞開著,門垛上貼著白色的瓷磚,門上“團結湖住宅新區”幾個鮮紅的大字在冬日陽光下格外醒目。
    門內一側,還建有一個小小的傳達室。
    這份規劃和門面,在此時的燕京顯得相當正規和“高級”。
    很多部位大院,也就這個氣派了,而這僅僅是個住宅區,很不錯了!
    進入大門,眼前豁然開朗。
    小區雖不大,但道路已經平整鋪設了柏油路,明顯區分于外界的土路。小區中央,預留了一塊不小的方形空地,雖然此刻冬季光禿禿的,但能看出已經移植了幾株手腕粗的小松樹,枝丫上還覆蓋著未化的殘雪,樹坑周圍也用磚石砌好了邊沿。
    可以想象,到了春天這里會是一片小有規模的綠地,給小區增添不少生氣。
    樓宇之間間距很寬廣,也預留了幾處花壇的雛形,看得出是精心規劃過的。
    正如屠岸所說,這里矗立著兩棟嶄新的六層住宅樓。
    樓體是結實的紅磚砌成,墻面平整,磚縫的灰漿勾得整整齊齊。
    窗戶寬大明亮,安裝了當時還不多見、能防風的鋼制框窗。每戶陽臺都探出墻面,水泥欄桿厚實堅固,刷著統一的淡黃色涂料。
    整棟樓線條簡潔挺拔,在周圍一片灰撲撲的背景映襯下,顯得格外現代、氣派、有派頭。
    “嚯!看著真夠氣派的!這磚,這窗戶,這陽臺,瞧著就結實!”屠岸也忍不住贊嘆了一聲,顯然這規劃和樓宇的規格超出了他的預期。
    他們來到其中一棟樓一層的臨時接待處。
    屠岸出示了工作證,又介紹了一番劉青山,說這位是作家‘青山’,工作人員一聽,瞬間就肅然起敬,態度十分熱情。
    “哎呦,您好您好!”
    “青山同志,我非常喜歡您的作品,您二位請坐,我這就去喊領導!”
    劉青山也算小小的體驗了一把名人待遇。
    很快,
    就有一位中年同志笑容滿面地走了過來,“歡迎兩位老師來考察!我是這里的銷售經理許國華,我們這個團結湖住宅試點項目,是市里非常重視的民生工程,講究的就是一個‘新’字!”
    “房子蓋得扎實,上下水暢通,特別是每戶都有獨立的廚衛!這在筒子樓、大雜院里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邊說邊拿出了一串鑰匙,“目前主要是兩居室,約60平米和三居室約80平米兩種戶型,二位想先看看哪種?”
    “勞駕同志,我們都看看吧。”屠岸替劉青山說道。
    工作人員帶著他們上了樓。
    先看了一套位于三樓的兩居室。
    推開門,一股新建筑特有的、混合著石灰和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
    地面是已經抹平、壓光的細水泥地坪,光潔平整,和宿舍那坑洼不平的水泥地截然不同。
    墻壁刷了雪白的石灰,天花板也是新刷的,顯得房間格外亮堂。
    進門是一個小小的過廳,連接著兩個方方正正的臥室,大概十五六平米和二三十平米,廚房雖然不大,但有獨立的水槽和預留的灶臺位置;衛生間更小,但蹲坑、洗手池一應俱全,墻上還預裝了毛巾架的鐵環。
    每間房都有大窗戶,陽光透過干凈的玻璃潑灑進來,驅散了寒冷,給人溫暖踏實的感覺。
    “你看這窗戶,雙層玻璃!關上又隔音又保暖!”工作人員敲了敲窗戶。
    接著又看了一套位于四樓的三居室。
    這套更大!
    三個房間都朝向東南,采光極佳。
    最大的一間臥室目測有三十平米,空間更加舒展。廚房和衛生間都比兩居室的略大一點。
    站在最南邊的房間陽臺望去,不僅能俯瞰小區中央那塊預留的綠地和整齊的道路,還能看到遠處團結湖水面的波光和更廣闊的城市輪廓。
    整個空間開闊、安靜、私密。
    劉青山看得非常仔細。
    他用力踩了踩水泥地面,感覺很堅實;反復開關了幾次單元門和大門,門框和門扇契合得很好,只有輕微的摩擦聲,密封性顯然不錯;站在陽臺感受了一下,凜冽的寒風被有效阻擋在外,噪音也小了很多。
    他閉上眼睛,仿佛已經能聽到新家里只有筆尖摩擦稿紙的沙沙聲……
    那份寧靜和自由,讓他無比向往。
    “不錯,真不錯!比我預想的好太多了!”
    屠岸由衷地贊嘆,“特別是這獨立的廚衛,還有整體的規劃和采光,這條件,多少人羨慕不來啊!”
    劉青山站在三居室客廳的中央,環顧四周,想到宿舍的嘈雜擁擠、晝夜不斷的訪客,再想到于曼妮那雙執著卻又讓他頭疼不已的眼睛,這份安靜、獨立、私密、遠離校園紛擾的空間,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庇護所。
    他心中已然意動,但并未立刻表態,而是轉過身,語氣沉穩地向工作人員詢問道:“同志,這套三居室的房子,我們看著很滿意。不知道這房子具體怎么個賣法?面積多大?多少錢一平方?”
    聽到劉青山開始詢問具體價格,工作人員眼睛一亮,但隨即臉上又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他深吸一口氣,帶著一種既希望成交又怕天價嚇跑客戶的復雜心情介紹道:“劉老師,屠老師,不瞞您二位說,咱們這試點商品房,按平方出售。這套三居室,總面積一共是九十五平方米!”
    “經過市里和建委核定,售價是……一百六十元一平方米。”
    說出“一百六十元”這個單價時,他小心地觀察著劉青山和屠岸的表情。
    一百六十元一平米!
    九十五平米總價就要一萬五千二百元!
    在1979年,這無疑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天文數字,相當于一個普通二級工,不吃不喝將近一百六七十年的工資總和!
    屠岸聞,即便有心理準備,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下意識地喃喃道:“一平米一百六?這……這價錢可真是不一般啊!”
    他擔憂地看向劉青山,有心想說“要不咱們再看看?”
    工作人員見狀,心里也咯噔一下,生怕這難得的潛在客戶被價格勸退,連忙解釋,語氣里帶著幾分推廣初期的艱難:“是,價格是不低。可您二位看看這料、這做工、這地段!“
    “磚混結構,門窗都扎實!關鍵是產權清晰,國家發證!跟單位分房那是兩碼事,這可是完全屬于您個人的產業!”
    “只是……唉,現在大家觀念還沒轉過來,都覺得單位分房不用錢,擠是擠點,也湊合了。像劉老師您這樣有實力、有遠見的同志,真是不多見了……”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這房子其實非常難賣的現實,眼神里充滿了期盼和焦慮。
<b>><b>r>    屠岸聽的連連搖頭,話雖如此,但誰會買這種房子啊?
    單位分的房子是小,是破,是積,可是不花錢啊!
    一分錢都不用花!
    你這里的房子是蓋的很好,很漂亮,很寬敞,但這價格也太貴了!!
    我辛辛苦苦上一個月的班,連你這里的房子一平方都買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