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他觀察到的嚴巡完全吻合。
一個不講究排場、拒絕形式主義、直奔主題的領導,其內心必然對虛假和浮夸深惡痛絕。
陳青在心中再次梳理了一遍匯報要點,將所有修飾性的詞語全部剔除,只留下最硬核的數據與邏輯。
對于這次的評審,市里做了兩個安排,一個匯報室在市里,另一個在石易縣。
石易縣的評審會安排在縣政府最大的會議室。
等陳青返回的時候,會場內外的接待人員已經全部到位,看到陳副書記返回,自然都明白了今天的主場在石易縣。
“按照流程,大家切忌慌張,嚴主任是個務實的人,不要搞那些花花過場。”
陳青下車之后,來不及檢查別的,就先給負責本次安排的縣委辦公室主任鄧明吩咐道。
鄧明趕緊答應下來,把無關的禮儀迎賓人員全部撤下,只留了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場。
李花也迎上來,“來了?”
“嗯,”陳青一邊往里走,一邊說道:“迎接的事,你出面,我在會場準備一下。”
李花點點頭,“去吧,我來看著這里。”
過了不到十分鐘,省考察組的車就在市政府接待辦的引路車開路下駛入了縣行政中心大樓前的院子。
從中巴車上下來的嚴巡在鄭江、柳艾津的陪伴下,直接走了過來。
李花第一次看見柳艾津的臉色這么緊張,也明白剛才陳青所說了。
“各位領導,歡迎,我是石易縣縣長李花。請,這邊走!”
她沒有像以往一樣等待著和領導握手寒暄,而是像個禮賓一般引領著眾人向縣委最大的會議室而去。
會場內氣氛肅穆,省考察組成員居中而坐,面色嚴謹。
嚴巡坐在主位,面前只放著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他甚至沒有打開市里精心準備的匯報材料匯編,仿佛那些精美的印刷品只是擺設。
他的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的每一位石易縣干部,尚未開口,那股基于專業和權威的威壓便已彌漫開來。
鄭江、柳艾津、高曉冬作為市領導列席旁聽。
李花帶領石易縣常委班子坐在匯報席一側。
陳青獨自站在匯報席的位置,手心里已經微微有些滲出汗水,不著痕跡的輕輕在桌面上微微一壓,清晰的手印就映在了光潔的桌面上。
嚴巡幾乎沒有等陳青開口介紹他自己,就直接開口:“今天我們只看三樣東西:規劃的科學性,數據的真實性,以及落實的可行性。現在開始吧。”
嚴巡簡單的三個要求,加之有些沉悶的場景,陳青作為主匯報人所承受的壓力,無人能明白。
這不只是他和石易縣、江南市爭取省里政策支持和傾斜的匯報,甚至很有可能是陳青政治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不亞于當初被柳艾津從楊集鎮突然調到市政府擔任秘書二科副科長、市長秘書的時候。
雖然那一段時間他作為兩方派系斗爭的手段和情緒“承載體”,但相對而,危險來自哪里,他很清楚。
可今天的匯報要是失誤,面對的可能就是排山倒海的各種非議和壓力。
“嚴主任、鄭書記、柳市長以及各位在座的考察團領導,石易縣是一個百廢待興的縣城。”
陳青一開口,就讓鄭江眉頭皺了起來,誰匯報會把自己的弱勢擺出來。
可剛提筆準備記錄的嚴巡卻饒有興致的把目光停留在了陳青臉上。
“作為一個有重大的領導層變動的縣,過去的經濟發展可以用得過還不能且過來形容。一直在吃老本,導致經濟發展滯后。”
“新一屆領導上任之后,在市委市府領導的指導下,我們也一直在尋找一條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的道路。”
先是承認了之前的石易縣的問題,又拋出了積極的態度,讓鄭江的眉頭終于散開。
這小子,之前在市委常委擴大會上可沒有這樣開場,差點嚇得他出制止了。
接下來,陳青也沒再說什么高調的論,匯報完全圍繞著“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四個發展理念展開。
他用精準的數據圖表,清晰地勾勒出環保產業園如何撬動傳統產業升級、如何實現區域污染集中治理、如何借助旅游高速融入更廣闊的經濟圈,以及如何通過配套產業和就業安置讓發展成果惠及于民。
陳述邏輯嚴密,每一個論點都有扎實的數據支撐,尤其是引用的全市污染數據,源自市環保局的真實資料,雖然經過脫敏處理,卻更具說服力。
像嚴巡這樣長期在政治指導和方向的發改委工作的老同志,更是明白這些數據的真實性,也很明白江南市敢于把這些數據在匯報中直接說出來,是需要具備多么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