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陳書記主動邀約,我可是倍感榮幸!”
陳青微笑道:“韓公子要這么說,那我是不是該說我更加榮幸!”
“這,咱們之間這樣說,陳書記是打我的臉了!”
陳青擺擺手,目光平靜地看向韓嘯:“韓總,東風的具體風向和風力,現在能測得更準些了嗎?”
他沒有直接問消息來源,而是用了一個韓嘯嘴里說出來的話,含蓄詢問。
韓嘯心領神會,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低了幾分:“風向基本定了,就是圍繞交通樞紐和綠色、智能型產業。風力嘛……不小。帶隊的是省發改委的嚴巡,下面人私下都叫他‘鐵面判官’。”
他刻意頓了頓,觀察著陳青的反應。
陳青面色不變,只是指尖在茶臺上輕輕一點,示意他繼續。
這份沉靜讓韓嘯心里又高看了幾分。
“這位嚴主任,不出意外,下一步就是趙副省長的職位。”
韓嘯繼續說道,語氣帶著幾分了解的熟稔,“有兩個出了名的特點:一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尤其見不得以犧牲環境換gdp的短視行為;二是喜歡‘看真章’,匯報聽得少,就愛一頭扎進現場,翻臺賬,查細節,甚至搞微服私訪那一套。”
陳青靜靜地聽著,腦中快速將韓嘯提供的信息與自己剛才路上的想法印證、融合。
嚴巡的作風,恰恰印證了他“環保先行”思路的正確性和緊迫性。
“看來,這位嚴巡是個務實派。”
陳青淡淡評價了一句,隨即話鋒不著痕跡地一轉,“韓總消息靈通,連這些工作風格都如指掌,想必對考察團其他成員,也有些了解吧?”
他沒有追問消息來源,而是進一步試探韓嘯情報網的深度和主動性。
韓嘯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謙遜笑容:“混口飯吃,總要多方打聽。”
“其他成員嘛,主要是環保、規劃方面的專家,核心還是看嚴巡的態度。”他巧妙地將話題拉回核心,表明自己把握住了關鍵。
陳青點了點頭,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不再繞圈子,從茶桌上拿起一串烤串,“還熱著呢!”
韓嘯愣住了,這陳青是什么意思,話說到一半就忽然打住了。
“陳書記,要不咱找個地方邊吃邊聊。”他試探著陳青的反應。
“你之前說了那么多企業,有幾個能過得了環保這一關?”
韓嘯尷尬的一笑,“之前不都說過了,投資之后的事,那還不是縣里和市里說了算,真正建成投產也不是一年半載的事。”
“那你認為韓主任是傻瓜還是說視而不見?”
“壓力啊!”韓嘯似乎松了口氣,“縣域經濟突破口,這一條就是懸在他頭上的劍!除非,他不想挪動位置。”
在這一刻,陳青似乎瞬間就明白了孫力給他說過的一句話,“先做什么給人看。”
很明顯,嚴巡即便是鐵面無私,省里給的壓力,他也不能不考慮。
這或許也是他寫的《石易縣縣域經濟發展構思》能引起重視的關鍵因素。
看到陳青看似在吃著烤串,其實他腦子里就已經在反復衡量了。
把竹簽放下,陳青抽出一張餐巾紙,擦了擦手。
像又是忽然的轉移話題,“韓公子之前說的手里不少看到石易縣投資的企業資源,方便透露一下,主要是哪些方向或者產業嗎?”
韓嘯發覺自己腦子已經跟不上陳青的節奏,之前就說過的話,陳青又在詢問,但還是不得不回應。
“陳書記,其實說到底都是一些重工業、重資產投入的,投資規模都小不了。”
韓嘯特意加上投資規模,是想要加重這些產業帶動的gdp數值。
陳青卻沒有順著他的話回應,反而冷笑了一聲。
“都是可能產生廢氣、廢水、固廢的行業。”陳青一針見血,“韓公子,你覺得,這樣一份投資清單,擺在‘鐵面判官’嚴巡面前,會是石易縣的成績單,還是催命符?”
“要知道,即便是嚴主任認可了。后續他依然還是主管,你認為后續他還會選擇支持還是有限度的發展,這能和投資企業最初的設想同一個步調嗎?”
“那個時候,是石易縣給這些企業交代?還是你韓公子這張臉,能讓他們吃了暗虧不說話?”
“亦或者是,我和李縣長結果如何,你韓公子從一開始就......”
“不!不!”韓嘯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您看,李縣長和您有了這個成績肯定是高升的......”
“高升去哪兒?”陳青打斷了韓嘯的話,“我一個副書記,原地升書記還是縣長?爛攤子不還是在我手上!”
“啊喲喂!我的陳書記,你就算給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算計您啊!”
韓嘯連連否認,“您想想啊!研修班優秀學員,省里又已經在關注了,您很可能跨過市級,直接就到省里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