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風始終面帶微笑,從容不迫地一一應對。他或用流利的英語,或通過翻譯耐心解答,語間既保持著東方式的謙遜有禮,又透露著對自身技藝與文化的堅定自信。他將自己對于“和而不同”、“廚藝為人”、“食材本味”等理念的理解,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邏輯清晰,富有哲理,更是折服了在場的眾人。
這時,法國里昂的知名主廚安東尼·杜蘭德先生也走了過來,他當著眾人的面,再次鄭重地向林小風表達了欽佩之意,并半開玩笑地對陪同在側的鄭老說:“鄭先生,你們中國藏著像林師傅這樣的天才廚師和思想家,對我們法國的餐飲界來說,未來可真是一個巨大而令人興奮的‘威脅’啊!”這句幽默的調侃,引得休息室內眾人發出一陣理解與愉快的歡笑,氣氛更加融洽。
不少外賓紛紛提出要與林小風合影留念,交換聯系方式。鎂光燈下,林小風與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市長、企業家、文化名流站在一起,身姿挺拔,舉止得體,從容淡定,氣度不凡,絲毫沒有怯場。
這一刻,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也不僅僅是“山海”餐廳,在某種程度上,他正代表著新一代中國廚師的形象——他們技藝精湛、富有創新精神、深諳傳統文化精髓,同時又自信、開放,善于與國際交流!
一直守在不遠處,密切關注著這一切的李默和小劉,看著被眾多重要嘉賓簇擁、侃侃而談、光芒四射的林小風,激動得眼眶都有些濕潤了。他們知道,歷經艱辛,克服萬難,從今天起,“山海”和林小風的名字,將伴隨著這些具有影響力的外賓們的贊譽和自發傳播,真正地、扎實地走向一個更廣闊的國際舞臺!
晚宴的余韻久久不散,交流持續了頗長一段時間。
當最后一位嘉賓滿意地握手告別,夜幕下的國賓館漸漸恢復了往日的莊嚴與寧靜,只有廊下的宮燈散發著溫暖的光暈。
林小風站在錦繡廳外漢白玉的廊下,略微松了松領口,仰頭看著深邃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深深地吸了一口秋夜清冷而新鮮的空氣。緊繃了無數個日夜的神經,終于可以稍稍放松。
任務,圓滿完成了。
而且,完成得如此漂亮,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職業成就感,如同洶涌的暖流般涌遍全身。這是他前世獲得米其林三星榮譽時都未曾有過的強烈感受。因為這一次,他的技藝、他的創意、他的理念,是與自己血脈中深愛的中華文化、與國家的形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份重量與榮耀,遠非個人榮譽所能比擬。
鄭國棟顧問和陳先生一同笑著走了過來。
“小風,辛苦了!干得漂亮!超乎想象的漂亮!”鄭老用力地握著林小風的手,臉上滿是無法掩飾的欣慰和贊賞,“你這次,可是給我們,給中華美食,掙足了面子,立了大功了!”
陳先生也笑著補充道,語氣中帶著官方的肯定:“已經有好幾位重要的外賓,通過官方渠道,特別表達了對今晚菜品,尤其是你那道‘四季和鳴湯’的高度贊賞,認為這是文化外交的成功范例,并紛紛表示希望能有機會進行更深層次的美食文化交流。”
就在這時,德高望重的白景琦大師也不知何時悄然走了過來,他看著林小風,那慣常嚴肅、不茍笑的臉上,此刻竟然露出了一絲堪稱“溫和”甚至帶著期許的笑容。
“小子,不錯。沉穩,有大將之風,沒給咱們中國廚師丟臉。”他簡意賅地評價道,頓了頓,似乎斟酌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以后有空,常來我這老頭子這兒走動走動。我那手抻面的絕活,琢磨了一輩子,還沒找到真正合適的傳人。”
這近乎于是最高級別的認可和含蓄的邀請,讓林小風受寵若驚,他立刻收斂心神,鄭重地躬身行禮:“謝謝白大師謬贊!晚輩一定常去叨擾,向您請教學習!”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壓力,在這一刻,都化為了最甘甜、最值得的回報。
回到臨時下榻的住處,李默和小劉依舊興奮得毫無睡意,手舞足蹈地復盤著今天的每一個精彩細節,從嘉賓的表情到贊美的具體用詞。
而林小風,在經過最初的激動后,心情卻已經逐漸平靜下來。他獨自站在窗前,凝望著省城璀璨繁華、流光溢彩的夜景,目光深邃而堅定。
亞太論壇的國宴舞臺,已經完美謝幕。
但屬于他林小風,屬于“山海”的更大、更廣闊的人生與事業舞臺,或許,才剛剛拉開序幕,前方是無限可能。
這是一個圓滿的句號,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
喜歡味界傳說請大家收藏:()味界傳說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