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見鄭喬喬去荒地一趟回來,肚子沒漲,但人很精神,也放下心來。
人平安就好。
這算是每個當父母的對孩子最大的愿望了。
飯桌上,徐父徐母說起部隊給村里拉糧食的事兒。
“楊支書笑的嘴都合不攏,拉著我跟我一個勁兒的說謝謝,然后腳都沒歇,就跟部隊上的人一起去北邊馬蒙村了,說是去還賬?”
徐母說起來還覺得奇怪,楊書記跟她們家又不熟,跟她謝什么?
徐燃就把在荒地的時候,鄭喬喬跟周團長借糧的事,跟家里人說了。
徐母聽后大罵馬蒙村的趙秋平不是東西。
徐父覺得他們雖然救過周團長媳婦,可鄭喬喬這樣跟周團長提要求,有點挾恩相報的意思。
“這筆賬,不借馬蒙村的,就要欠周團長的,咱們得想辦法趕緊還啊!”
鄭喬喬知道徐父是過不了自己的道德關,就說,“這次我去荒地,人工培育出來了黑木耳,差不多還有一個月后就能成熟,到時候木耳能賣錢,就不愁還不上周團長的糧食和錢了。”
徐父驚嘆一聲,“你會種木耳?”
鄭喬喬驕傲指著院子里防水布抱著的柞木,“那些就是我種的木耳!”
還打開了給大家看。
木耳菌絲有的已經長成了小耳朵的雛形,徐朝和徐明珠都圍過來,就連徐母也湊過來看。
“這就是木耳啊?”
“原來木耳是長這兒的?”
“現在能生吃嗎?”
“別動!還不能吃!”
徐母拍了下徐明珠的手,徐明珠委屈地嘆氣,“不動不動,媽你現在就知道偏心嫂子,嫂子都沒說我,你卻打我。”
鄭喬喬知道徐明珠就是故意撒嬌才這么說的,笑道,“媽是怕你生吃木耳拉肚子!”
徐母瞅了徐父一眼,一臉你看,養個女兒有什么用,還沒有媳婦貼心的表情。
徐父咳嗽一聲,不想摻和女人的事兒,站起來朝徐燃和鄭喬喬招手,帶他們去了北邊一間屋子。
打開一看,里面擺了好幾個大竹筐,竹筐上門用布搭著。
揭開布一看,那些筐里,裝的竟然是滿滿登登的榛子,板栗,還有榛蘑。
這么多山貨!
這些東西如果賣錢,起碼能換一個月的工分!
“嫂子,這都是爸媽帶我和徐朝天剛亮,就上山采的。說是要攢著給你吃一半,再賣出去一半!”
徐明珠邀功地說。
鄭喬喬總算明白為什么徐明珠和徐燃瘦了,也高了,就連徐父徐母看起來也瘦了不少。
白天去地里掙工分,凌晨還要早去去山里摘這些山貨,不累瘦了才怪了!
“爸,媽,你們別上山了以后。”
鄭喬喬也怕徐父徐母累出毛病來。
徐父擺擺手,“干這點活兒還不算什么,等會兒我們背一半去村大隊,咱們不能欠部隊的糧食,得想辦法盡快還上!”
徐父堅持如此,當晚輩的只能聽從。
吃完飯,一家人就背著山貨,去了村大隊。
他們到的時候,村里其他人也都背著家里的山貨,正往村大隊里搬。
“村長!俺們家糧食不多,就這點兒榛子,你看能抵糧食不?”
“俺家有這些苞米,土豆,紅果兒!”
“俺家有榛蘑,有豆角干兒!”
不用問,大家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家里僅有的存糧拿出來,好把村里的欠債給還了。
就連李婆子,也都拿出來兩筐核桃,“拿去拿去,別再讓馬蒙村的人背后說咱窮要飯的了,咱誰也不欠,走到哪兒腰板兒都挺得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