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山的作用其實不光是用來休養的,瀟虞山谷當中有豐富的地熱資源,被胡朗和他的灼陽們用火源之地的特殊本事引到了如今的呼嘯山之上。
灼熱的巖漿在地脈當中流淌,加熱了北山附近的大多數地下水,也讓這里成為蟲子的聚居區。
而隨著瀟虞的發展壯大,溫泉山的功能基本上被完全開發。到了冬季,除了那些需要低溫生長的作物之外,大多數作物都在溫泉山上種植。
老李同志在時間進入冬季之后就喜歡來溫泉山的種植區看看,這里茁壯成長的作物讓他感覺十分的安心。
“瀟虞種植這些完全是為了不浪費這里的熱力資源。”
對于李承乾的看法,李世民點頭:“瀟虞的糧食儲備主要還是來自汾水沿岸的文明和青山,據說最近豌豆藤蔓有了一些特殊的突破。”
“嗯。但是覆水基本上已經擺脫了農科院的研究限制,他們的新型作物都是以曾經的高產糧種為樣本,瀟虞研究院出品的。所以從前兩年開始,瀟虞基本上就不在農科院下屬的糧種站買種子了,只是在收集一些特別的作物的種子。”
“原來如此”
“瀟虞對赤縣方面的各種依賴都在逐漸擺脫。”李承乾帶著自己父親前往正在搭建的穹頂二號,在其他人眼中李世民只是一個對瀟虞很好奇的政府人員,所以并沒有投來奇怪的目光。
“但是晉陽方面卻開始有些依賴于瀟虞的各類作用了。”
“沒錯。”到了農耕區,這里距離居住區不遠,但是廣袤的沃土多數都被開墾成為農田,道路狹窄,行走并不是很方便。只有沿著河邊與上山的一條大路,其余的道路最寬的也只能容納一頭駝獸通過。
因為農業區的種種不便還有重要性,在穹頂附近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建筑群,大多數耕作的農夫和深入田間地頭的研究院的觀察員都住在這里,方便打理農田。
說是建筑群,其實就是在這里形成了一個農村。
“那個穹頂一號,是用來研究某些特殊能量作物的,據說是中科院的保密項目,袁老和李克拉直接交接的,我都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我有所耳聞。”
到了農業區,這里人多耳雜,兩人的聲音都經過了老李的特殊處理,讓別人看不出異常。站在田埂上,如今入冬之后,只有個別田地種植了冬季的作物,其他田地上都覆蓋著各種作物秸稈之類的東西,應該是在給地面保溫的同時用作育肥。
農田的盛況老李在中原看得多了,中原和河北那個拓荒者沒有百余里的沃野,讓了老李真正感興趣的是那些與中科院農業研究院沒有什么差別的生態穹頂。
在目前瀟虞的規劃之中,穹頂一共規劃了十多個,但是因為工業區產能的問題,如今能落地搭建框架的不足五個,瀟虞各方面咬緊牙關才讓第一個穹頂在年內完工運行。
而現在,在第二穹頂旁邊,一群人圍著好不熱鬧,而其中最吸引人目光的當屬兩個孩子一般的身影。
“元姑娘,我的專利購買款項可是已經交付了,如果這些隔溫材料達不到要求我可是要讓你見識一下社會險惡的。”任譚和牛大盯著工人在吊裝穹頂的玻璃,口中都是打趣。
“可不能光找我,我的首席實驗員還在這里呢,你給的款項里面還有一部分是他的酬勞。”
夏侯倉很自信:“放心吧,這東西我們讓媧族和穴居龍人在瀟虞河還有幽潭當中都做了試驗,絕對沒有問題。”
李世民與李承乾并肩走了過來,李承乾捏了捏那些堆放在一起的玻璃,但是卻沒有感覺到在冬季溫度當中玻璃應有的冰冷和堅硬,觸感更加的柔軟一些:“這種材質這不是玻璃?”
“李干事,李顧問。”
瀟虞的人對于李承乾都很熟悉,更習慣將他稱為李干事。
在旁邊的李世民笑著點頭:“今天李局長正好有空,帶著我到處看看瀟虞的發展,我真是大開眼界。這些都是什么材料?”
任譚也將手放在那些透明材料上:“元姑娘稱為‘水幕’,這是她自己搞出來的復合保溫材料,比玻璃更輕,更柔韌。隔溫的效果也比玻璃好上許多,最重要的是”
任譚的目光看向牛大,牛大沒有藏著掖著:“最重要的是制備方便而且成本很低,我們進行了多方的驗證,最終說服了農業部將二號穹頂的外部材料換成了這些。”
“肅正的技術?”
“咳,是我的技術。”李元鹿糾正。
“行吧,你的技術。”李承乾彎下腰:“元姑娘,我可是給你提供了好多的精密設備和昂貴珍稀的材料,如果你今后有什么特別的技術,能不能也讓我先見識見識。”
“當然沒問題。”李元鹿大包大攬:“我的技術先是研究院驗證,然后投產要經過李鎮長的批復,這些完成之后我讓聯絡站給你送樣品和數據。”
“好,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