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的通報在所有拓荒者當中引起巨大轟動的時候,在荊楚省長江流域處,一個偌大的營地十分顯眼,一眾人正站在高處的山地上看著峽谷當中奔騰不息的長江咆哮著從腳下流過。
“李老師,通報的事情已經確認了。”
“嗯。”李老師夾著香煙,單手背著:“戰事已經進入了最后的階段,我們要趁著這段時間把這里也確認下來。”
伍理事就在身旁:“這里的長江寬度和水流量于我們那里完全不是一個量級,更何況還有”
“南方的發展指導意見已經送到了各地經略的手上,這次你也應該看出來了,零散的,不成體系的工業并不能讓南方跟上一次全國行動的步伐,不然我們也不會想著走到這里來。
說是與我們那時候不一樣,現在我們這些人也和那時候不一樣。現代藍星帶來了大量水利相關的高端人才,我們不急于立馬就把三峽水利樞紐建立起來,但是對于長江,黃河,還有其他各地的大型河流的水利控制必須現在開始。
積累經驗,緩緩圖之。現在那條龍好說話,我們到來的四十多年里可以有效溝通,那以后呢?我們來之前這些大江大河的泛濫每一次都是末日天災。我們不能指望這些信仰的聚集體每次都這么好說話。”
“水利建設的倡議已經鋪開。”伍理事對于這些倒是很認可,他只是對立馬在長江上復刻三峽心里有些沒底,經過了大量的水下調查和地質勘探,這里的巖石基層最為堅硬,但是遠遠不是最窄處。所需要的工程量簡直嚇人。
“先把調子定下來嘛。”李老師笑呵呵的:“東部沿海的河流飽受海族的破壞,有些河流的河道時不時就會改道,這些被嚴重破壞,威脅老百姓生活生產的河流肯定要率先治理。
但是這里,可以先清理出來,一些先期的準備工作可以先展開,等到以后技術成熟,時機到來就可以立刻開工。”
“還是很緊迫的。”一個中年人出聲:“南方的工業建設展開之后,絕對會面臨巨大的電力缺口,這會嚴重影響到整個長江流域各省的發展。現在的寰宇太大了,從北方輸電的技術一直都是當務之急,但是成果了了。
按照李老師的話來講,我們不能指望著別人,只能依靠著長江解決這個問題。”
“張院士所甚是。你們評估的可行性和發電量如何?”
“得益于寰宇的特殊環境和奇特的各族同胞,我們收集了大量在藍星上難以收集的數據和情報。同時還有元素發電這種技術作為支撐,三峽蓄水發電的發電量絕對能支撐起整個長江流域的所需,但是如果支援全國的話就很困難了。
我們給出的意見還是和原來一樣,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為有利”
提到發電量這個關乎工業引擎的事情的時候,中樞所有的柱石都十分發愁,元素發電效率極高,但是光是目前在河北一地建立的元素反應釜與發電廠就占據了極大的面積,支撐河北之地工廠源源不斷生產工業用品,讓接駁地無后顧之憂的風光背后是勉強維繼的發電心臟。
“李老師。”另一個人看出了李老師他們的憂慮:“其實不必擔心,現在的情況是整個赤縣的生產任務全部壓到了山河四省以及東北三省的肩上,如今寰宇的人口規模以及接駁地的戰事都需要大量的物資,他們的壓力肯定沉重。
而未來支援長江流域發展還需要他們承擔一部分的生產任務,但是這些都只是暫時的。日后全國的生產能力激活,他們的壓力會小很多。”
伍理事無奈:“就是現在的任務就快要讓工業區的電廠擴無可擴了,大型元素反應釜我看過,效率確實高,但是占地也確實大。為了防止這些重要設施被巨獸等其他外來因素困擾,我們只能將它們安置到實控區的核心位置。
偌大的赤縣當中我們缺地了。”
李老師吐出一口煙霧:“現在正在與拓荒者們協商,利用他們的自治領土地建設發電廠,給他們完成電氣化的初期布局同時電費方面給與優惠。但是不是長久之計,工業區本就圍繞大城建設,從拓荒者那里發電會導致嚴重的損耗。”
“歸根結底還是技術問題,寰宇的物理規則與藍星沒有不同,但是各色能量的充斥導致了能量傳輸充滿了損耗和不確定。”李老師身邊一個年輕人感慨。
“謝秘書對于這方面也有深入研究?”
“看過不少科學院的文獻,知道其中的難點。”能站在這里的只有謝秘書一個年輕人,其他人起碼都是院士級別的大佬起步,面對詢問他不敢托大。
李老師掐滅手中的煙頭,用草紙包裹好:“那就多看看這方面的東西,多看多學。”
“是。”
“這幾天張院士你們八九十個專業的團隊在這里忙前忙后,是否有了一個先期工程的草案?”
李老師他們來得猝不及防,各團隊每天就是考察,開碰頭會,紙面上的計劃一時半會兒是拿不出來的,但是這段時間來碰頭會商議的一些方案倒是不少。
“李老師,倒是有,但是我們沒有見過長江的水靈,還想著等到中樞其他的領導下來視察的時候求助,沒想到是您親自來。”
“很難。”伍理事接過話茬:“長江的水靈不像是黃河的那么好說話,除了必要的事情很少與我們主動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