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和常平安在前面帶路,李克拉和袁老還有兩個護衛在后面。一路上都是李克拉提問,袁老回答,作為一個專心農事的植物學家,袁老對任何事都有足夠的耐心,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耐煩。
“袁老,您這次來這里是做什么啊?”
“到處看看,拓荒者現在在各地扎根已經一年有余,我不能離開河北之地,所以就在周圍轉一轉,看看拓荒者們的耕種情況,順便碰碰運氣。”
“碰運氣?”
“一些設想,光有理論,缺乏實際樣本的支持,這些支持就是各種奇特的變異作物,他們的誕生可能是機緣巧合,也會是某種條件下的特殊催生,只要有幾株,甚至是一株,這次就算沒有白來。”
“這些我方便知道嗎?”
“沒什么不可以的,我的學生,還有許多的同僚都分散在全國各地,每年初春的時候都會在鄉野地頭轉一轉,找一找特殊的植株,你有一些認識,之后找到相似的或許就是我們的突破口。”
“好的,袁老,前面就是我們今年新開出來的沃土,我們的農夫們都認為這是一塊相當不錯的土地。”
袁老點點頭,腳步明顯加快了許多。李克拉也急忙跟上,袁老現在的身體應該不是一般的強壯,他只用兩三步就超過了前面的阿光和常平安,只是一小會兒,就來到了新地的旁邊。
袁老俯下身子,攥了一把烏黑的土壤,正巧被在耕種的人類農夫看到,他大喊:“你是干甚村長。”農夫看到村長之后沒有再語。
李克拉點頭示意了一下:“這是農科院的院士,來考察一下我們的土地。”
“哦~”農科院這個農夫知道,村長時常提起,“強農”,“龍筋”,“山豆”都是他們研究出來的,這個農夫更加的恭敬:“您老多提提意見。”
袁老自己摩挲著手上的土壤,時不時點點頭:“不錯,確實是好土,是好地。今年的作物都種上了?”
農夫看看李克拉,李克拉則是看看他,示意他自己回答:“是的,隊長在開春溫度上升的時候讓我們開始肥田,前段時間后山農田和這里都已經種上作物了。”
“種的什么?”
“高粱,小麥,大豆還有一部分種植各類蔬菜。后山主要是強農玉米,果樹,光照好的山頭種植的棉花。都是農科院提供的種子。”
“嗯”袁老轉頭對李克拉說:“這里如果出現了性狀特殊的作物,記得及時和晉陽的農科院溝通,他們的職權不小,你通知他們我就能的時候笑了:“呵,這些人,有意思。”
他只看完植物篇章,合起書:“這個譯本我帶走了,你自己再重新編譯一本。現在我們去你的后山農田看看。”
李克拉無所謂,自從阿喜來到之后,這家伙為了加深印象,不知道抄了多少遍,這里譯本很充足。帶著李克拉帶著袁老走在前面,常平安則是拉著兩個護衛問東問西。
袁老看看瀟虞渡的情況:“你這是在搞建設?”
“是的。”李克拉把龍氣大祭和龍人的事情簡單復述了一遍。
袁老還挺有興趣:“在野外聚居的龍人多數都是以漁獵為生,他們一個冬天之后食物儲備肯定不足,你能養得起如此眾多的大胃王?”
“冬天我們的農耕也沒有停下,雖然產量不多,但是冬天的損耗比較少,所以儲備目前還足夠,等到沃土和后山第一次收獲,我們就會良性運轉起來。”
“冬季?這個冬季環境之惡劣是這四十年來少見的,你們還能種植哦~”袁老一遍提問,正好路過倉儲區,里面的龍人們正扛著巨大的霜瓜出來,袁老頓時了然。“霜瓜啊,晉陽附近的那個領主,他還給我們提供了不少的奇特植物,冬季作物的產量如何?”
“不是很理想,冬小麥多數都在最寒冷的幾天直接夭折,也就霜瓜能扛著風雪生長,但是明顯長勢也不是很好,只有降溫剛結束那幾天,寒冷溫度保持在一個平穩值的時候才穩住情況。
當然,他和我說過,這些只是實驗作物,甚至不能保證有收獲。”
“冬天確實是現在我們攻關的重點,去歲的寒冬中我們有了相當的收獲,你的譯本我也不白拿,每年十月,你去晉陽的農科站領取我們冬季的試驗種子,能分發到晉陽農科站的,別的不說,收獲可以保證。”
“多謝袁老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