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秀宮的夜,像被浸了墨的棉絮,沉得透不過氣。自舒嬪被夜響擾得徹夜難眠后,甄嬛便暗中囑咐三寶——她身邊最得力的太監,從翊坤宮調了四個手腳麻利、嘴嚴心細的小太監,讓他們喬裝成灑掃雜役,白日里在儲秀宮的庭院、偏院轉悠,夜里則躲在廊下的陰影里、假山的石洞里,一雙雙眼睛緊緊盯著那些新調入宮人的動向。
三寶做事素來穩妥,他給每個小太監都配了塊染墨的素絹帕,約定好:若是發現異常,便在墻角悄悄畫個小圈,彼此傳遞消息,絕不輕舉妄動。頭兩夜倒還算平靜,除了風吹荷葉的聲響,再無其他異動。可到了第三夜,子時剛過,負責盯守偏院的小太監突然在東墻角畫了個墨圈。
三寶立刻從假山后探出頭,順著小太監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新宮人春杏提著個空水桶,從偏院的角門出來。按說這個時辰,她該去水井打水,可她的腳步卻沒往西北方的水井走,反倒繞著回廊,往舒嬪寢殿后的老柳樹下挪去。春杏穿了件青色的宮裝,領口沾了點柴灰,手里攥著個油紙包,油紙包被捏得發皺,顯然里面藏了東西。她走幾步就回頭張望,眼神慌張得像只受驚的兔子,連裙擺掃過石階的聲響都讓她身子一僵。
等了約莫半盞茶的功夫,老柳樹后忽然閃出來個穿灰布衣裳的小太監。這小太監看著面生,手里提著個舊食盒,食盒的漆皮都掉了大半,一看就是雜役房里常用的物件。兩人沒說話,只飛快地交換了東西——春杏把油紙包往小太監手里一塞,小太監則從食盒底層摸出個信封,飛快地塞進春杏的袖口。整個過程不過瞬息,春杏立刻提著水桶,假裝往水井方向走,腳步卻比來時快了許多,裙擺都差點絆到門檻;那灰衣小太監則揣好油紙包,貼著墻根往西華門的方向溜去,身影很快融進夜色里。
三寶眼底一沉,悄悄對身邊的小太監遞了個眼色。兩個小太監立刻兵分兩路:一個跟在春杏身后,看著她進了偏院的角門,確認她沒再出來;另一個則遠遠跟著灰衣小太監,看他究竟要往哪里去。三寶自己則守在老柳樹下,指尖摸著樹干上粗糙的紋路,心里暗暗盤算——這春杏果然有問題,那灰衣小太監定是替人傳信的,背后的人能在宮里這般隱秘地傳遞消息,絕不是普通宮人。
約莫一炷香后,跟著灰衣小太監的小太監回來了,他貓著腰湊到三寶耳邊,聲音壓得極低:“總管,那小太監沒出宮,反倒往西華門附近的雜役房去了。他進了雜役房沒一盞茶的功夫就出來了,手里的食盒空了,油紙包卻沒帶出來,像是把東西藏在雜役房了!”
三寶點了點頭,心里有了數——這是典型的“中轉傳信”,雜役房不過是個臨時藏信的地方,后續定還有人來取。他沒立刻讓人去搜雜役房,怕打草驚蛇,只悄悄帶著小太監回了翊坤宮,把夜里的發現一五一十稟報給甄嬛。
此時的翊坤宮,燭火還亮著。甄嬛正坐在燈下看醫書,書頁上滿是關于安胎的批注。聞,她放下書卷,指尖輕輕敲了敲桌面,燭火的光影在她臉上晃著,眼底的暖意漸漸冷了下來:“做得好,沒驚動他們。明日你帶兩個小太監,依舊喬裝成雜役,守在西華門的雜役房附近,看誰會去取那油紙包里的東西。若是能把取信的人連同信一起抓回來,再好不過。”
“是,娘娘。”三寶躬身應下,心里卻多了幾分謹慎——能布下這么隱蔽的傳信線,背后的人定不簡單,稍有不慎,怕是會讓對方察覺,斷了線索。
第二日午后,日頭漸漸西斜,暑氣消了些。三寶帶著兩個小太監,挑著兩只裝滿青菜的竹筐,假裝是給雜役房送菜的宮人,守在雜役房斜對面的老槐樹下。約莫未時,那灰衣小太監果然又出現了。他沒進雜役房,只在門口徘徊了片刻,見四下無人,便從門后的磚縫里摸出個油紙包——正是昨夜春杏給他的那個。
灰衣小太監揣好油紙包,轉身就往紫禁城西側的宮墻方向走。三寶立刻使了個眼色,兩個小太監挑著竹筐跟上去,竹筐的繩子故意磨著地面,發出“沙沙”聲,正好掩蓋腳步聲。走了約莫半里地,灰衣小太監忽然停在一棵老槐樹下,左右看了看,從懷里掏出油紙包,拆開后拿出一張折疊的紙條,剛要往樹洞里塞,三寶立刻沖了上去,一把按住他的手腕:“別動!”
灰衣小太監嚇得魂飛魄散,手里的紙條掉在地上。三寶彎腰撿起紙條,展開一看——上面只寫著八個字:“夜響如常,無需改動”,字跡潦草,沒有署名,也沒有收信人。再看油紙包里,除了這張紙條,還有幾塊綠豆糕,糕里夾著另一張紙條,寫著:“計劃依舊,小心謹慎”,字跡與前一張一模一樣。
“你是誰的人?這紙條是給誰的?”三寶把紙條揣進懷里,語氣冷得像冰。灰衣小太監渾身發抖,“撲通”一聲跪下:“公公饒命!小的只是個雜役房的太監,有人給了小的五兩銀子,讓小的每晚去儲秀宮的老柳樹下,跟一個叫春杏的宮人換東西,再把換回來的油紙包藏在雜役房的磚縫里,其他的小的真不知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是誰給你的銀子?”三寶追問,指尖按在灰衣小太監的肩上,力道不輕。小太監哭道:“小的不知道!那人每次都蒙面,穿小太監的衣服,聲音細細的,只說若是小的敢多問,就把小的扔進御河喂魚!”
三寶不再多問,讓人把灰衣小太監捆了,押著他往翊坤宮走。路上,他心里已經開始了猜測——穿太監的衣服,聲音細,還能指使宮人在儲秀宮搗鬼,會是誰呢?
等把灰衣小太監帶到甄嬛面前時,這小太監已經嚇得癱軟在地,連話都說不完整了。“娘娘饒命!小的真不知道背后是誰,只知道是個穿太監服的讓小的傳信,小的要是不從,他就殺了小的!”
甄嬛坐在主位上,拿起桌上的紙條,指尖輕輕拂過字跡——這筆跡雖然潦草,卻帶著幾分刻意模仿的生硬,顯然是怕被認出筆跡。她冷笑一聲:“五兩銀子就敢替人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你可知這紙條上的‘夜響’,擾得舒嬪娘娘夜夜難眠,連龍胎都不穩了?”
灰衣小太監渾身一顫,哭得更兇了:“娘娘饒命!小的真不知道會害了舒嬪娘娘,小的只是想賺點銀子給娘治病,求娘娘開恩!”
甄嬛沒再跟他廢話,對三寶道:“把他押下去,好好看管。再去儲秀宮,把春杏帶過來,本宮要親自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