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妃也懷孕了!
蘇無忌的請纓,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深潭,在金殿上激起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反應。
帝黨為之欣喜若狂,以為蘇無忌自己找死,簡直蠢豬。
蘇黨則瞠目結舌,覺得老師也太過托大了,那可是打仗啊,可不是鬧著玩的!怎么能如此兒戲!
珠簾之后,太后上官嫣兒鳳眸中滿是憂色。她雖知蘇無忌手段非凡,但雙方兵力懸殊實在太大!內禁軍滿編才一萬人,東西二廠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兩萬余,總數不過三萬人!而白蓮教號稱數十萬,即便打個對折,也是十倍之敵!在她看來,這無異于以卵擊石。
然而,她也瞬間明白了蘇無忌的顧慮。外禁軍乃至各地衛所兵,長期被魏國公與英國公等勛貴勢力滲透把持。讓蘇無忌帶著這些心懷鬼胎的軍隊出征,恐怕未遇敵,自己就生內亂!屆時掣肘不斷,甚至可能被背后捅刀,那才是真正的死路。
但太后娘娘還是試圖為蘇無忌爭取更多穩妥的力量,她可不放心蘇無忌就這么出征。
要是蘇無忌出什么事,那她真的是要傷心死了。
于是,上官嫣兒說道:“蘇掌印忠心體國,勇于任事,哀家心甚慰之。然叛軍勢大,不可小覷。為穩妥計,哀家看,除了內禁軍與廠衛,還是調撥十萬衛所兵與你一同出征,如此方保萬全……”
衛所兵相比之下,總比外禁軍要靠譜一些。
“臣,多謝娘娘體恤!”
然而,蘇無忌不等太后說完,便再次躬身,態度堅決地回絕道:“然,兵貴精不貴多。大軍遠征,首重如臂使指,令行禁止。臣,只需本部兵馬足矣!”
衛所兵雖然要比外禁軍好一些,但本質上一樣,還是勛貴管理,而且來自全國各地,號令不齊,管理不便。
帶上他們只會給自己使絆子。軍隊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如臂驅使,令行禁止才行。這么多人要是不聽號令,隨意沖走,反而會導致自己原本的部下陣型大亂,效果反而更差
他這話說得在理,卻也徹底堵死了太后想給他增兵的途徑。
魏國公徐鵬舉與周明遠等人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心中狂喜不已。這閹狗自尋死路,給他兵還不要!他們豈會放過這個“成全”他的機會?
于是,魏國公徐鵬舉立刻出列,假惺惺地贊道:“蘇公公果然深諳兵法,氣魄驚人!既然蘇公有如此必勝之把握,能為我大昭省下十萬大軍之靡費,老夫佩服之至!這統兵之責,自當由蘇公擔當,老夫甘愿讓賢!”
周明遠也捋須笑道:“蘇掌印算無遺策,想必早已成竹在胸。我等便在此靜候蘇掌印的佳音了!預祝蘇公公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恭祝蘇公公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我大昭有蘇公公,真是社稷之福啊!”
其他帝黨官員也紛紛附和,語間極盡吹捧,實則將蘇無忌高高架起,斷其退路。
太后本來還想再勸,但雙目交匯,看著蘇無忌堅定而沉穩的眼神,又瞥了一眼明顯不懷好意的徐、周等人,知道此事已無轉圜余地。她心中暗嘆一聲,終是選擇了相信這個屢次創造奇跡的男人。
“既如此……哀家便準你所奏!”太后聲音肅穆,下達懿旨:“著司禮監掌印太監,東西二廠提督蘇無忌,加封剿匪大將軍,總領平叛事宜,率內禁軍及東西二廠所屬,即日開拔,征討白蓮妖匪,不得有誤!”
“臣,領旨謝恩!”蘇無忌躬身接旨,神色平靜,仿佛接下的是一個尋常差事,而非一場看似必敗的戰役。
退朝之后,帝黨眾人個個眉飛色舞,得意揚揚。
雖然此番沒有要到兵權,但讓蘇無忌自投羅網,也是一件美事!
“哈哈哈,三萬對幾十萬?這閹狗怕是失心瘋了!為了爭權奪利,連自己的腦袋都不要了!”
“我等就等著看他如何被亂民踩成肉泥吧!”
“屆時兵敗身亡,正好徹底清算其黨羽!”
“等蘇無忌全部帶著人馬出征后,我等也可以行動起來,恭請陛下親政了!”帝黨成員們一個個爭先恐后的嘲諷道,已然覺得勝券在握。
……
而另一邊,蘇無忌則被太后第一時間召到了慈寧宮。
一進內殿,上官嫣兒便屏退左右,只留蘇無忌一人在殿內。
太后娘娘便急切地問道:“小蘇子!你今日在朝上是否太過沖動?三萬對數十萬,這……這如何能勝?你可知哀家心中何等憂慮!”
“你要是出點什-->>么事,你讓哀家一個人在后宮怎么活啊!”
太后娘娘向來冰冷嚴肅的俏臉,這一次是真急了!她太怕失去蘇無忌了,這可是她最親密的人,也是她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