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寧保持著微笑,看著這個男主弟弟,聲音堪稱溫和:“哦?竟有此事?朕竟全然不知。
七弟的消息倒是比朕還要靈通些。”
朱和景心中一凜,連忙起身:
“臣弟有一親衛,家在鄲州,他掛念家中,時常書信來往,得知此事,報與臣弟知曉。
臣弟聽聞后不敢怠慢,連夜入宮稟報皇兄。”
沈寧點點頭,再次擺手讓他坐下:“哦~是這樣。既然如此,七弟以為,此次派誰同去比較好?”
朱和景垂在身側的手臂肌肉緊繃,聲音卻一直沉穩:“臣弟心中一時并無合適人選,皇兄英明,想必心中早有成算。”
他這是不敢輕易舉薦人選,怕皇帝覺得他趁機安插人手另有所圖。
沈寧想了想,骨節分明的手指輕敲在桌案上:“七弟覺得,慶國公如何?”
朱和景眉頭微松:“皇兄英明,慶國公昔年守衛邊疆,身負戰功無數,區區匪患,自然不在話下。”
沈寧輕輕的笑了。
原文中陸文敏死在鄲州后,朱和明派去剿匪的正是戎馬半生的慶國公。
那時鄭貴妃踩斷了宮羽陽的手指,宮羽陽并沒有積極醫治,不惜廢了手指也不想再給朱和明彈琴。
朱和明只顧著與他較勁,并沒有針對鄭貴妃的明面懲罰。
朱和明最開始是把她忘了,自然不會主動去見她。
她耐不住主動求見,朱和明才想起就是這位踩斷了宮羽陽的手,頓感厭惡,不僅不見,還罰她在外面跪了兩個時辰。
鄭貴妃受了罰,心中惶恐,傳信求助父親,慶國公為了給女兒爭臉,才會主動請纓去剿匪。
原本大家都以為一個沙場老將去剿個匪是手拿把掐,卻忽略了慶國公已經十幾年未上戰場了。
當年的邊境戰場上,慶國公并不是主將,只是當時最后的幾場大戰過于慘烈,主將大多戰死了,活著回京的將領只有寥寥幾位,其中就有慶國公。
他回京之后順利承襲了國公之位,又得了嘉獎,這些年受到的吹捧太多,聽著滿耳的恭維之已經漸漸飄了。
他年紀漸大,又有個女兒入宮做了貴妃,養尊處優十幾年,沙場征戰已經成了被濾鏡蒙住的久遠記憶。
別人覺得他剿個匪是殺雞用了牛刀,他自己只會比其他人更自信,因而從一開始就沒把那小小匪患放在眼里。
他出京是想爭功,心態自然急切,而流民被逼到了絕境,左右也是個死,膽子自然也大,什么人都敢攔。
他們看到朝廷來人,不管不顧的撲上去求救要吃的,慶國公覺得他們耽誤了軍情,自然就會不耐煩。
加之那匪寇狡猾,慶國公輕敵之下首戰不利,面子上掛不住,被這些流民一鬧,再也無法容忍。
先后殺了好幾波人,雖然勉強鎮住了災民,但也激化了民眾與朝廷之間的矛盾。
一時間朝廷棄城匪民同剿的流四起,又有滿地親人尸體橫在眼前,絕望的饑民對朝廷徹底失望,暴亂頻發。
這無形中助力了匪寇,朝廷軍隊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