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裊裊已不在,房前遍地是滄桑!
隨著趙元筆走龍蛇,一篇飽含思念親人家鄉的鄉愁詞作,躍然于紙上。
眾人紛紛愕然,驚訝無比。
作出來了,竟然真的在片刻之間作出了新的詩詞?
這篇詩詞把沈劍一在戰亂后返回家鄉,看到物是人非時的絕望心境徹底展現了出來。
一句再無聲聲喚兒郎,直接寫出了親族不在的那種悲涼和感傷。
尤其最后一句,炊煙裊裊已不在,房前遍地是滄桑,更是道盡了沈劍一的無奈和無家可歸的不舍鄉愁。
沈劍一驚呆了!
嘴巴大張緊緊盯著趙元,簡直不敢相信。
他只是半真半假地將家鄉的變故說了出來,可趙元竟然憑借只片語就寫出了那種破敗和絕望,簡直就像是他親眼所見一般!
當然,眾人也是驚訝莫名,驚嘆趙元筆鋒扣題的精準和深刻!
不過誰都能看出,僅僅這樣一篇詩詞,還遠不能和臨江仙那樣的詩詞相比。
然而,這并不是擺開了架勢的趙元的終極篇章,因為自始至終趙元都沒有丟下手中的筆,更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他只是停頓了一下,抬頭極富深意地瞟了眼劉儀,接著又埋頭蘸了蘸筆墨。
不能隨便一首?還不能普通詩詞?
那就滿足你的愿望!
為了提前拿到所有酒水貨款,趙元也是徹底的放開了!
他不僅要讓劉儀提前結清所有貨款,還要讓其心服口服心甘情愿!
“并非一首,還有嗎?”
所有人心神漸漸激蕩,目光也始終緊跟趙元的筆鋒,不敢移動分毫。
這一刻,就連劉儀也呼吸急促起來,眸子內精芒閃爍。
呼吸之間,只見趙元手里的筆鋒,再次開始移動起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趙元筆墨流香,思索之間又將宋代文學大家蘇軾的定風波搬了出來。
剎那之間,全場鴉雀無聲!
仿似眾人連呼吸也停滯了下來,一個個雙眼越睜越大。
康文軒龔浩然和姜上文三人,更是不約而同緩緩站了起來。
這一刻,他們看向趙元的眼中,除了震驚更多的則是敬仰。
沒有人比他們更能體會到,對于趙元這篇詩詞的震撼!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就算孑然一身,就算只剩竹杖芒鞋和一身蓑衣又如何?
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撲面而來。
尤其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直接進一步將沈劍一曾經的戰亂經歷推及到了整個人生,有力強化了在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時,那種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他們都是飽讀詩書的學子,哪里感受不到詞句里那種曠達超逸的胸襟?
如此豪邁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再看最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直接將全詞境界極盡升華!
回望一路風雨和足跡經歷,我且信步歸去,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整句不僅飽含著人生的哲理感悟,更是通篇詩詞的點睛之筆。道出了一個人在歷盡人生苦難之后,仍要懂得放下的超脫豁達之心境!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