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趙元的善良無不感念于心,干起活兒來更是盡心盡責完全不用監督,每個人都生怕自己的懈怠或者干的不好而延誤工期對不起少爺。
再加上輪班倒的干活兒機制,趙家村的發展變化,可用一日千里來形容,每一個施工場地每天都會有煥然一新的驚人改變。
甚至在這期間,天工別院里的師傅們,按照趙元提供的造紙方法經過改良驗證,先后研究造出了可以書寫的草紙和白紙。
這一事件,當即又給趙家府里的管事諸人,帶來了極大的震動。
紙張乃文道之基,可以說是朝廷的文脈命門。
這一命門的制造方法和經營權限,大多都在皇權默許下,把持在大乾的世家門閥手中。
但是現在,一個小小的趙家竟然也造出了紙張,消息傳揚出去,福禍難料啊!
然而趙元并不在意這些,因為他暫時還沒有經營賺錢的打算。
并且得到消息的那一刻,他就萌發了一個行動計劃!
每天不是去村子里四處溜達調整規劃布局,就是躲在書房里寫寫畫畫。
起初眾人還以為趙元只是在關心各處的施工進度,后來才知道少爺竟然是在為私塾學堂的選址進行規劃?
沒錯!
在村子里建造私塾,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學的話,趙元并不只是嘴上說說。
讀書紙貴,平素里的窮苦百姓,沒有多少能夠負擔得起。
但現在,造紙已經不是問題,蒙學教育自然也不能落下。
隨著數萬流民的到來,村子里瘋跑戲耍的孩兒童越來越多。
若是終日游手好閑,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很可能會成為大字不識的盲流混混!
是以趙元一邊糾正村子的規劃布局,一邊尋找可以建造私塾學堂的合適位置。
一有時間他便摹畫校舍草圖,并且回想默寫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弟子規等一些蒙學經典。
企圖借著這個世界還沒有的啟蒙典籍,給孩子們一個開悟智慧的新。
而且他不僅打算讓村里的所有男娃子都接受教育,還要女娃娃們也可以進入私塾讀書。
并且為了這個想法,趙元已經吩咐江寒從護衛隊里挑出一些人來,單獨組建一支施工隊,全力進行私塾校舍的建造。
隨著消息傳出,整個趙家村再次一片沸騰,家家戶戶都在為趙元樹立長生牌位。
對于窮苦人來說,孩子不僅是希望和未來,更是心底深處的軟肋!
如果說以前對于趙元的敬重,只是出于安身立命的感恩。
那么現在,連孩子們都被少爺考慮到了,甚至有了女娃娃也可以去蒙學的私塾學堂,人們還有什么顧慮不去拜服和徹底歸心呢?
是以現在的趙家村,少爺的話就是宗族家法,就是金科玉律!
但凡有人膽敢嘀咕和質疑,立即就會遭來一片飛石木棍的瘋狂暴擊!
人們見到趙元就像是見了親人般,無不從骨子里發出一種自然而真摯的赤誠。
但是面對這一幕,并不是所有人都充滿了歡喜。
至少那個劉儀帶來的太監高手聞百里,只是表面的笑逐顏開罷了。
畢竟趙家村的發展態勢,大有自成一體,不利于官府掌控的架勢!
從朝廷治理的角度而,這絕對不是什么好現象。
若非劉儀交代讓他呆在趙家,他早就想去縣城匯報這一情況了。
而且劉儀隨同縣尊方明德前往縣城已經好幾日了,一直沒有任何回音!
是以每次趙家府里有人從縣城回來,聞百里都會忍不住過去探聽詢問一番。
好巧不巧,這天負責貨物運輸從縣城回來的大山,剛好就帶回了一個消息。
說那個蘇曉蝶從村里安置的流民人家里,挑選了不少十一二歲的姑娘女娃子,直接帶去了城里的醉春樓,說要在那里訓練她們的歌舞表演,讓大山回來知會趙元一聲。
趙元自然不會反對,也知道醉春樓就是蘇曉蝶以前呆過的地方。
不過讓聞百里在意的是,那個蘇曉蝶竟然還說,她在城里還找到了一個說書人,對方非常愿意來趙家為夏節文會出一份力不說,還要介紹一個實力不俗的退伍老兵,要舉薦給趙元。
在這么個小小的邊城小縣,竟然還會有高手強者出現?還是個退伍老兵?
這讓聞百里不由更加關注起來,生怕這種人的出現會和他的主子劉儀有關。
不僅是他,就連趙元也非常在意,尤其聽到那個高手強者就是說書人之前嘴里故事的主人公后,更加來了興趣。
而且那說書人倒也是心善,謀生之余竟還不忘給自己故事里的主人公舉薦活兒計?
這種事,似乎也是難得的湊巧!
趙元當即就同意了蘇曉蝶和那說書人的要求,畢竟高手難得強者難求!
還讓大山捎話給蘇曉蝶,關于村里文會的各種規劃建設,也要抓緊推進。并且近期趙元也會隨著府里運輸物資的車隊前往縣城,去見見說書人和那個退伍的落魄漢子高手。
“那個趙元公子,若是要前去縣城,可否捎帶著在下?”
聞百里心念電轉,接著樂呵呵地解釋又道:“是這樣,在下賦閑無事,也很想跟著去一趟城里走走看看……!”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