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沿不懂就問,在代今舟二人的科普下才搞懂關于靈玉的知識。
原來靈玉就是這種耗光了靈力的靈石,和靈石一樣,是修真世界的基本資源。
他們經常使用的各種法盤,包括身份玉牌,筑基修士的云盤和金丹修士用的云舟,都是以靈玉為基本原料制作的。
甚至春武府的戰艦,基本材料都是靈玉,其他唐小沿在修真界各處無所不見的玉質材料,大多都是靈玉。
這和他本世界的那些裝飾品,各種類型的玉完全不同。
靈玉除了修士用廢的靈石是一個來源外,更多的來自靈脈礦,靈脈礦就是靈石的聚集帶,藏在地下深處呈帶狀分布,像本世界的煤礦之類。
而靈脈礦附近都伴生著更多的靈玉礦,修真界在開采靈石礦的同時也大量開采靈玉,這些靈玉礦才是這種基礎資源最大的來源,修士用廢的靈石占比不多。
靈玉本身雖不含靈力,卻對靈力有非常高的親和力,大量運用在各種符器法器和法盤上。
甚至煉丹師使用的煉丹爐,很多都是靈玉制作的,靈玉的材質堅韌,能耐高溫,還能被法技運用加工成各種形狀,是修真界用得最多的材料。
兩人對著唐小沿一番科普兼嘲諷,唐小沿感覺臉皮有些發燙,他本就是外來人員,對這些最基本的常識反而因無人提及而無知。
半天后幾人回到了內學院,從此除了每天上午聽課外,三人都進入了全力修煉期階段,他們都想早日筑基。
唐小沿一般在晚上睡覺前盤坐在床上修煉,也就兩個小時不到,每天吃完晚飯后他會到學院廣場上散步,同時欣賞一下洞天夜晚的美景。
不知多遠處那顆行星和它腰間傾斜的光環美麗而壯觀,唐小沿發現那光環是半透明的,分成三個帶狀。
那顆行星有點像土星,邊緣的輪廓并沒被半透明的光環遮擋住。
行星周圍還能看到幾顆很小的衛星,圍繞著行星轉動,速度相當快,肉眼都能分辨出來。
這樣的美景怎么看也看不夠,只要天空云層不多,唐小沿都要到廣場上去看看那顆星球和它的光環。
由于這行星反射著太陽的光芒,洞天內的夜晚也比大世界明亮得多,唐小沿有時想掏出望遠鏡仔細觀察,但周圍同樣欣賞美景的同學不少。
他不好解釋望遠鏡的來處,本世界的東西盡量不要出現在修真世界,這是唐小沿給自己定下的原則。
一個多月就在平靜充實的修煉生活中過去,這天代今舟向唐小沿和周長生宣布了自己即將沖擊筑基的消息。
二人立刻祝賀了代今舟,這位平時懶于修煉的代師兄除了興奮外還有些忐忑,如果不能一次性成功筑基,再來第二次,成功的幾率會變得更小。
而且還得再找一顆筑基丹,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像代今舟這種出生的修士,要憑自學的法技為宗門工作很長時間,才能積攢到足夠買到筑基丹的資源。
而且第一次筑基失敗,就意味著離開內學院,成為門派散修,就連之前的老師,都不能成為師父,也沒資格進入老師所在的地方。
所以學院中每個即將筑基的修士都很緊張,并不是靈根優異就能保證筑基成功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