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飛看到田宇還沒有回來,她就問機器狗威威道:“現在沒有棉花,如何做口罩?”
威威在它的大腦計算機里搜索了一遍,即刻就有了答案。
“可以用多層麻布代替,使用的時候,把麻布打濕,能有效隔絕有毒灰塵和氣體。”
“好,明白了。”
依飛就打算先織少量的麻布,用來做口罩。
只是要制造麻布,還得要有紡紗機和織布機。
接著,她又問了機器狗威威,如何用木頭做簡易的紡紗機和織布機,威威全部告訴了她。
依飛聽出威威是有圖紙的,可她又記起田宇說過威威找不到古代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制造圖紙,她在問威威的時候,還擔心威威找不著。沒想到過了一會,威威卻找著了。還展示給自己看。
”為什么上次田宇問你,你說沒有?“
”宇哥什么時候問過我簡易紡紗機和織布機啊?他從來沒問過我。我的問答記錄顯示,他問的是古代織布機的制造,我大腦里沒有古代織布機。“
”哦,原來是這樣啊。“依飛被威威逗笑了。
要說他聰明吧,卻一點也不知道變通。
這下子有制造方案了!
依飛把威威給的簡易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圖紙在3d打印機中打印了出來。然后和虎英一起研究了一番。
兩位女人研究紡紗機和織布機,當然是最合適的。
她們很快就領悟了制造“手搖紡車”的方法。
首先是制作紡車的框架:用木板釘一個“u”形的穩固框架。接著在框架上安裝大輪:在圓形大輪的中心鉆孔,將搖柄固定進去,確保搖動時能帶動大輪平穩旋轉。再將帶搖柄的大輪用長釘安裝在框架的左側,確保它能自由轉動。
然后是制作并安裝紡錘:取一根長鐵釘作為紡錘。在鐵釘的頂端用鉗子彎一個小鉤。將鐵釘做的紡錘固定在框架的右側,可以插入一個預先鉆好孔的木塊上,再將木塊粘在框架上。
這紡錘應大致水平,并略高于基座。
接下來是安裝線軸。在紡錘的后方,固定一個u型釘。它的作用是引導紗線,使其能順利卷繞到紗錠上。
紡紗的時候,連接傳動繩。將傳動繩繞在大輪上一圈。再將繩子的另一端在紡錘的桿身上也繞一圈。
將一撮纖維的一端纏在紡錘頂端的鉤子上。然后就可以一只手順時針搖動大輪的搖柄。另一只手(引紗手)捏住纖維,緩緩向后移動。紡錘的旋轉會將纖維加捻成結實的紗線。
當一段紗線紡好后,停止搖動,將紗線從鉤子上取下,繞過后面的線軸,再掛回鉤子上。這個動作可以將紡好的紗線“儲存”起來。
這樣,紗就紡成功了。
“那紗的材料從哪里來?”虎英感到很開心,可開心之后又出現了這一個問題。
“我已經從森林采一些葛藤回來,到時像造紙一樣,把這些葛藤煮開浸泡,提取其中的麻線,就可以拿出來捻成麻繩,然后在紡成紗線。”
哦,我明白了。“
虎英佩服依飛做事總是很周密。
兩人鉆透了紡紗機后,又研究著造織布機。
這織布機相對復雜一些。
機器狗威威向她倆展示的是一種踏板織機。
它利用腳踏板來提升綜片,解放了織工的雙手,織布效率很快。
造這款織布機,第一步是建造機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