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和依飛吃完兔子烤肉,就各自躺床上休息了一個鐘頭。
在銥星球的晚上,他們分不出時間上的變化,唯有通過手機上的時間顯示,才能判斷過去了多少時間。
休息后,他倆穿上草鞋,又一起來到天坑,繼續建造塔樓地基和基座。
由于3d打印機是按編號打印的,每塊石磚有對應的卡槽,相當于榫卯結構,不需要水泥石灰也能緊密貼合。
因此,田宇砌這個搭樓是比較容易的,沒有瓦匠經驗也能把塔建起來。
而塔樓建在基座的正上方,也是方形的,有四面墻,每面墻約2米寬。在塔樓里面設了三層,每層有一個石室,可以儲存食物、弓箭和柴火,每層之間有石梯相連。
等基座砌好后,田宇和依飛就準備砌塔樓了。
然而,基座約有兩米高,他們把基座砌好后,田宇就很難往上搬運石磚。
他需要建一個滑輪來把石磚運上去。
田宇站在洞口,看著四周高大的松樹,發現有些枝條正好橫跨過塔樓上方。他覺得可以把滑輪掛在松樹枝上,再系上軟繩,依飛一個人在下面拉,就可以把石磚送到塔頂,而自己只要站在塔頂,接過石磚就可以往上砌。
設計建造方案已確定,但前提是把工具配齊。
田宇打算砍一棵杉樹來做滑輪。可是沒有鋸子,他只有一把手持式鉆孔機,一把小刀,一把地質錘。
看到只有這幾個工具,田宇感覺有點難。
“那你不用3d打印機做一個滑輪呀?”依飛建議道,“我感覺它能做出來。”
田宇搖了搖頭。“3d打印機可以做許多設備,但是承重的滑輪做不出來。它用的是一些細小的顆粒壓縮成形,沒有原木的承重性。”
“那你可以把滑輪的部件分解,那些要承重的架子,你就用實木做,而里面的輪子就用打印機做,然后再組裝起來,總比你全手工做要強。現在最缺工具,你徒手雕不出輪子。”
依飛這么一分析,田宇想想確實有道理。
他就把滑輪的部件分拆了,而且原來打算做一個的,現在多做幾個。幾個滑輪一起,就可以一個接一個用,這樣就能保證樓磚都可以搬上去。
滑輪中間的輪子需要做一個軸孔,邊緣要有卡槽,這是一個精密部件,自己雕不好,那就由3d打印機用沙子打印出來。
至于軸承,田宇打算自己用刀削出一根棍子來代替。
至于滑輪外層的掛鉤,田宇覺得可以用鉆孔機在杉木中鉆出來。因為這個掛鉤做粗糙一些也不要緊。
想清楚方案后,田宇就開始動手。
他找到了一株要雙手才能合抱的大杉樹。然后用鉆機把根部鉆空,接著就是推倒。只是天坑里樹木太密,田宇鉆空的杉樹卻掛在別的樹上,沒有倒下來。
“這樣也好。我就在根部裁三根木頭出來,做三個滑輪,上面的就不要了。”
田宇果真用手持式鉆機裁了三根大木頭。
裁下來后,他在每根木頭的上面用筆畫了結構,上部分用來做鉤,下部分用來做v形的滑輪槽。
畫完以后,田宇就開始用鉆機把木頭上多余的材料都挖掉。
鉆了一會,上面的掛鉤就出現了。接下來是鉆下部分的v形槽。田宇把木頭中間鉆掉,留下兩邊的木塊,這樣v形槽也出現了。
接著,他在兩邊木塊下各鉆了一個孔。下一步,他就用刀削一根棍子來做軸承。
只要輪子做好,就可以組裝成一個滑輪了。
田宇來到3d打印機前,他往里面灌了一些更細小的砂子,然后量了v形槽的尺寸,算出輪子直徑和軸孔直徑等尺寸。他把這些數據輸入到3d打印機里,同時,在輪子邊緣,他還設計了卡槽,可以讓軟繩卡在輪子上不滑落。
程序數據都設計好之后,田宇便啟動打印機。
只見3d打印機轟轟的叫出聲來,那些備用的細小砂子被吞到機子里面,不一會就從噴嘴中流出,一層一層的在臺面上打印,直到輪胚的最后一層完全打印出來。
接著,打印機自動把輪胚放在烘烤機中高溫燒制。燒完后,這個輪子就從另一邊的出口推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