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女孩遠去的背影,他深吸一口氣,有節奏地敲了敲門。
里面幾乎是立刻有了回應。
祁同偉沒有猶豫,推門而入。
辦公桌后坐著一位略顯禿頂的高大男子,渾身透出一股強悍的氣息。
很難想象如此魁梧的人會坐在這個位置,但這并非祁同偉需要關心的事。
他禮貌地開口:
“李書記,我是祁同偉,奉命前來報到。”
桌后的男子聞眼睛一亮,頻頻點頭看著祁同偉。
“不用客氣,請坐。
就當在漢東一樣,放輕松。
你們的沙書記是我的發小,都是自己人,不必拘束。”
聽到這話,祁同偉心中一震——難道這位就是沙瑞金的大哥?這實在出乎意料。
以這樣的身份地位,沙瑞金若要與高育良相爭,豈不是易如反掌?這樣的大人物,只需一句話,他們師徒二人就得俯首聽命。
他早該想到,眼前這位若是出手,對付高育良根本無需顧忌。
若換作自己,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把人扣上半年一年。
而這位祁同偉,竟然就是沙瑞金的大哥——上次向沙瑞金遞交投名狀的正是他。
年紀雖只稍長于沙瑞金,地位卻高出不止一籌。
祁同偉雖不明就里,但既然對方這么說了,他便照做。
在體制內,若不知如何自處,最穩妥的方式就是聽從指示,至少不會出錯。
這一點,祁同偉把握得很好。
他依在對方面前坐下。
此時的李書記看著祁同偉,眼中滿是贊許。
他是最早對趙立春展開布局的人。
正因如此,才有了沙瑞金進入漢東、趙立春調往京城的結果。
這一點,高層大多清楚,但如祁同偉這一層級的人,還接觸不到。
上一次沙瑞金連夜進京,遞交了趙瑞龍的初審報告。
文件上的簽字,始終是祁同偉。
因此李書記對祁同偉印象很深,語中也不吝稱贊。
“同偉,這次表現非常出色。
不僅清剿了緬北的頑固勢力,而且沒留下把柄。
更重要的是,最后的審判大快人心,看得我熱血澎湃。
如今國家正缺像你這樣的年輕人。
若不是你,那幾個人恐怕還不會伏法,那就太讓人失望了。”
李書記辭之間,對祁同偉的表現極為滿意。
畢竟在這次行動中,祁同偉的作用不可忽視。
若他不表示足夠的認可,局面或許會有所不同。
雖然祁同偉不太可能出格,但為確保行動萬無一失,幾句肯定的話換來穩定,對李書記而并不算什么。
祁同偉畢竟不是他的人,他不能冒這個險。
面對如此大人物的夸獎,祁同偉卻異常冷靜。
在他眼中,眼前這位完全是個陌生人。
上次趙立春已經把他耍得團團轉,更何況是這位明顯更勝一籌的人物——
他可是能將趙立春扳倒的存在,比趙立春強了不止一點。
祁同偉絲毫不敢松懈。
“李書記過獎了。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國法。
我是警察出身,捍衛法律尊嚴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件事本就是我應該做的,只是盡了本分而已,您的贊譽我實在受之有愧。”
祁同偉的回答始終規矩謹慎。
即便面對這位語氣平和的高官,他仍舊保持警醒。
上一次的教訓太深刻,被趙立春像耍猴一樣操控,他絕不能重蹈覆轍。
他愿意接受任務,但絕不能再被利用——這就是他的底線。
即便如此簡單的要求,也無法直截了當地說出口。
只能自己小心翼翼地避開陷阱,這便是體制內的困境。
誰都難以逃脫。
然而,祁同偉這樣的態度,
卻讓李書記感到格外欣賞。
說實話,
在他這個層級,能坦誠直的機會少之又少。
每一次,都要在紛繁復雜的訊息中,
艱難地追尋一絲真相,簡直不是常人所能承受。
而眼前的祁同偉越是表現得謹慎,
他越是喜歡。
正是這樣的祁同偉,
讓此刻的他感到特別滿意。
“同偉,這次緬北的事件影響深遠,我們有數十萬同胞遇難,
數十萬家庭受到牽連。
這樣的事情是我們的恥辱,
也是對世界各國的一次警示。
這個時候,
一些真相必須告訴你。
你是整個事件的負責人,你有權知道內情。
希望你做好心理準備。”
聽到這話,祁同偉心頭一緊。
看來現在要把趙立春的事情提出來了。
盡管在李書記看來這是個秘密,
他卻渾然不知,早在祁同偉從漢東出發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