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清楚,李達康可不是鄭乾那種人能比的,不能任由同伴口無遮攔。
李達康卻來勁了:
“別攔,讓他說。
我倒想聽聽,他敢在這里怎么大放厥詞。”
那年輕人臉上頓時漲紅,剛要站起來繼續爭辯,楊志瞥見李達康臉上那抹期待的神情,心里暗叫不好。
我來這里并非為了找麻煩。
但你們現在的態度,恐怕會惹出亂子。
他一把拉住身邊的同伴,遞過一個眼神。
那年輕人立刻停下動作,不再上前。
楊志此時神色溫和,對李達康說道:
“我們是國家發改委的,我是副主任楊志。
這次來,是想向您了解一些情況。”
李達康聞心頭一沉。
他看向楊志的眼神略微變化,但也僅止于此。
對他來說,這并不重要。
無論來的是誰,只要不影響他的工作就行。
不過有高育良的提醒在先,李達康心里早有準備。
他掃了楊志一眼,開口說道:
“你們發改委的人,排場倒是不小。
什么批文手續都沒有,就闖進我京州市委書記的辦公室。
這事你得給我一個解釋,不然,
你們回去恐怕不好交代。”
李達康語氣十分強硬。
他當一把手慣了,眼前這位副主任,
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欽差,
還是個不走正規程序的欽差。
給他臉色看?李達康豈會善罷甘休。
他對沙瑞金讓步快,是因為沙瑞金是他頂頭上司,
能直接影響他在京州的布局。
而他在京州的核心,就是光明峰項目。
這項目誰都不能碰,也是漢東目前最重要的工程。
這是后趙立春時代最亮眼的政績,
整個漢東內部都在維護這個共識。
只要這個共識在,李達康就不會倒。
即便是這些欽差,也無權插手。
誰要是從中作梗,就是與整個漢東為敵。
這個代價,沒人愿意承擔。
這也是李達康最大的底氣。
楊志并不動怒,仍然面帶微笑,
從座位上拿起一份文件遞給李達康,說道:
“這是國務院辦公廳的批文,有值班總理的簽字。
如果您覺得有問題,我可以請他親自和您通話。
李書記,您看這份批文夠不夠?”
李達康看著面前蓋著國務院大印的文件,心頭一震。
這印他并不陌生,在他經手的許多文件中都出現過。
但眼前這一份,卻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專項批文。
看到要調查的批文,李達康心頭一顫。
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爭取主動。
但楊志這一通可以確認的電話,
卻讓李達康陷入沉默——若真打了這個電話,
漢東能爭取到的待遇恐怕要少很多。
畢竟國務主管國內事務,
資源調配與轉移支付都由他們經手。
許多事項都依賴國務協調。
漢東經濟雖不弱,可不少資源的分配,
仍需上級表態。
比如光明峰項目,
他想申請設立新區,配合光明峰,
憑空打造一個經濟特區,
以此拉動京州乃至整個漢東的gdp。
而審批的地方,正是國務。
此刻見到這枚大印,李達康心中震動——
趙立春的能量竟如此之大?
是否還能再走他的門路?
這念頭剛起,又被他按下。
原因很清楚:現在的局勢明擺著,
沙瑞金要踩著趙立春往上走。
漢東的政績,已是沙瑞金的囊中物,
趙立春不添亂就不錯了,
哪還能指望他助力?
這種事,不是他一個京州書記能左右的。
望著鮮紅的印章,
李達康站起身,向楊志伸出手:
“楊主任怎么不早說?害我緊張一場。
您可能不清楚,現在京州那些開發商,
變著法子找我拿項目,我不得不防啊。
這些可都是國家資產,
一點也馬虎不得,還請您理解。”
此時的李達康,態度熱絡許多,
臉上堆滿笑容。
面對他的轉變,楊志心知肚明——
地方大員,幾乎個個是演員。
他明白李達康已清楚他們的身份,
所以適時亮出文件,
讓李達康無法回避此事。
至于李達康提到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