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翠娥便去了悅來酒樓訂了個雅間。
回來的時候,在大門口遇上了李父李母。
“老爺,夫人,你們怎么來呢?”翠娥很驚喜,當然也隱隱有些擔心。
她剛叫出口,才發現自己稱呼錯了。以前在李家的時候,叫老爺和夫人沒毛病。現在她應該稱呼他們為親家老爺和太太才對。
想了想,這樣也不對。好像同夫人是同輩了。
但李父李母沒有介意。
“翠娥,”李母頭發半白,翠娥上前扶著她。
“筱雅給我們來信,我們擔心她,就馬上趕來了。你快帶我們進去。”
李父朝翠娥點點頭,“筱雅這孩子,已經多年沒有向我們要過東西了。”
翠娥順著李父的目光看去,便見到了兩輛寬大的馬車,加上他們夫婦乘坐的這輛,一共三輛。
“老爺、夫人,奴婢馬上叫門房開門。”
翠娥朝那門房大步走去。
“開門啊,親家老爺他們來了!”
門房抬了下眼,“老夫人昨日吩咐,不讓府中的人隨意出門,也不讓府外的人隨意進門。”
翠娥一聽,頓時惱怒,“你是聽不懂人話是嗎?是夫人的爹和娘來了!”
“哦,那我去問問老夫人,看同不同意他們進來。”
門房要跑去稟告,翠娥氣得要死。
轉背又走了出去,很愧疚的看著李老爺和李夫人。
“翠娥,無礙。”李老爺扯出一抹難看的笑容。
李夫人只是搖了搖頭。
自女兒筱雅嫁入這安慶侯府之后,他們這是第一次登門。從前他們不是不想來,而是筱雅每回給他們去信,都是在說安慶侯府的好。
而他們過去許多年,也一直生活在秦嶺,他們老家。
直到去年,因為掛念女兒,便在京城郊外買了一些地皮和農田,住到了城郊養老。女兒時不時回去看一看他們也就足夠。
他們也知道京城這地方最講究門第,所以一直沒有上門拜訪。怕惹得女兒招人非議。
人沒來,但不代表東西沒來。
往年在秦嶺住的時候,隔著幾千里的地方,他們都會請商隊給安慶侯府送上一些禮物。
去年來了京城,禮物送得更多了。基本上每兩個月都會送上一些人參鮑魚,還有他們秦嶺特產黃金首飾。
原以為安慶侯府這樣的功勛世家,不在意一些虛禮,可這么多年,他們從未收過安慶侯府的回禮。
但他們也不計較,都知道是自己的女兒管家,可能照顧不到。夫婦兩個心疼女兒,只愿她在安慶侯府過得好就好。
何況,他們家最不缺的就是銀子,再貴重的寶物他們也都買得起。也就沒指望過安慶侯府的回禮。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第一次上門,竟會被擋在大門外。
李父還好,看著波瀾不驚。
李母卻是有些生氣,掛在了臉上。不過為了女兒,她還忍著。
尤其是昨晚收到女兒的來信,頓時讓他們夫婦兩個坐不住了,當即按女兒的想法,替她把事辦了。
安慶侯府的大門打開了,翠娥瞪了門房一眼,門房賠著笑對李父李母說,“老夫人聽說是親家來了,可高興了。”
李父點了點頭,李母清了清嗓子,“替我向老夫人問安。”
門房臉一僵,“親家老夫人,您不親自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