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高考倒計時已經過半。
距離高考還剩50天。
忙碌之中傳來喜訊。
南慶實驗中學這周正常放假,說是給同學們回家整頓一下,準備進行最后的沖刺。
今天是周五。
下午最后一節課。
久違的周末假期即將開始,同學們都有些躁動。
下課后,等老師走出教室,有人高呼起來:“放假嘍!”
其聲音尖銳得像動物園里的猴叫。
然后被旁邊的同學提醒。
他看向教室門口,老方不聲不響地站在那里看著他。
“我們班養猴了?”
老方這樣平淡地說著,從教室外進來,站到講臺上。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除了那位同學,大家都笑得挺開心的。
讓大家樂呵了一會兒,老方才開口讓大家安靜一下。
開個簡短的班會,囑咐一下放假注意事項。
重點強調這次放假的目的是讓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不是瘋玩。
距離高考近了,少外出,別發生安全事故,根據自己的情況,推進復習計劃,少玩手機,收著心,現在還不到松懈的時候……
每個班主任都是一把演講的好手。
幾句雞湯,把好多同學的斗志點燃了,相信了這兩天假期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高考多一分干掉數千人。
當然了,也有蔣利這樣的人除外。
他不喜歡雞湯。
他享受那種沉浸在自己節奏里的感覺。
別人說他卷,他不在意。
別人說他懶散,他不放心上。
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他永遠有自己的計劃,很難被他人左右。
因此,老方離開后,在一眾收好多卷子和復習資料回家的人中,他顯得格格不入。
他還是像往常一樣,背上自己那個干癟癟的背包。
里面只裝了一本錯題集,還有一本歷年真題卷。
周萌本來不想帶太多書回家,高考對她來說沒那么重要,她放假的時候更愿意花時間去畫畫。
但看到周圍同學都在收書,她也隨眾地收拾了好多本復習資料。
前桌的王明最夸張。
平時學習成績不怎么樣,作業基本都是抄蔣利的,他現在卻巴不得要把所有書和卷子都收回去。
搞得好像周末能打開書包看兩眼似的。
蔣利好心提醒他一句:“貪多嚼不爛。”
王明頭也不抬,一個勁把卷子往可憐的書包里塞。
“你懂什么?這叫技多不壓身。”
“還是收起你的小技技吧,你拿那么多回去會打開看嗎?”
“呵,”王明冷笑一聲,“等收假之后你就知道了。”
又開始幻想了。
幻想自己能利用周末兩天假期實現反超。
要是真能反超,那還等到假期干什么?早干嘛去了。
蔣利也不再多說什么。
背上書包離開教室。
周萌也趕緊背上沉甸甸的書包,從后面追上去。
她怕一個人走路。
倒不是因為膽小,而是她擔心如果自己經常獨自一個人,會被別人孤立。
有的人可以做到獨行亦如眾,但更多人還是要時刻依附群體才能安心。
別人怪異的目光,有時候比刀劍更恐怖。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沒必要苛責那些從眾的人,大家其實都差不多。
像蔣利這樣有能力沉浸在自己節奏中的是少數。
當然了,他也只能在這種環境不復雜的情況下沉浸在自我節奏中。
到了更復雜的環境,像機場或者地鐵站之類的地方,他也會受周圍人影響。
大家都是人,沒有誰真正能做到脫離環境。
兩人并排離開教學樓。
距離蔣利被班主任老方批評教育已經過去了兩天。
周萌這才敢詢問他:“蔣利,聽說那天你真的提前交卷了?”
“恩。”
“你去機場找大師了?”
“找了。”
“那么急嗎?是問什么事呀?”
“就是……一些很重要的事。”
蔣利不想欺騙周萌,于是便含糊其辭地回答她。
周萌“哦”了一聲,識趣地不再多問。
不過身為學生,應該是問學業之類的吧?畢竟也快高考了。
沒想到蔣利這么迷信。
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其他事。
出了學校,互相道別。
蔣利像往常一樣坐地鐵回家。
他心態一直都放得很平。
就算是艱苦日子里的久旱逢甘露。
這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周末而已。
高考還沒結束,該怎么樣學習還是怎么樣學習。
就是這地鐵也實在太擠了。
拉著扶手,蔣利感覺自己動彈不得。
好久沒在這么精準的晚高峰坐過地鐵了。
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
下了地鐵,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蔣利一邊想著事情,一邊往家的方向走。
突然到來的周-->>末假期,他另有安排。
之前風水大師張亦平給了一個會搞迷信的大師的聯系方式。
蔣利之前還想著等高考完放假了再去聯系大師。
現在正好有時間,可以把這件事提前了。
總之張亦平大師說了,這個人也在南慶。
明天打電話問一下地址,直接過去就行,用不了多少時間,也不會耽誤復習。
想著事情。
不知不覺就已經走到老樓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