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兩個字,幾乎是用盡最后力氣吼出來的,但信仲榮冷眼注視,似乎不受任何影響。
……
風雪連天。
燕王封地。
王府書房之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燕王趙明哲身穿一襲常服,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灰蒙蒙的天空,一動不動,像一尊雕塑。
他的幕僚張知非,垂手立在一旁,同樣沉默不語。
“砰!”
書房的門被猛地推開。
一名負責情報的斥候首領,渾身帶著風雪,踉蹌著沖了進來。
他甚至來不及行禮,便單膝跪地,聲音急促而嘶啞。
“王爺!京城……京城方面傳來了加急密報!”
趙明哲緩緩轉過身,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任何情緒。
“說。”
“周王次子現身京城,告發自家父親謀逆。”
“三日前,徐國公信仲榮,率三千京營銳士,以犒賞北營為名,突襲開封府!”
“周王……周王趙景明,及其全家上下三百余口,盡數被擒!”
“如今,已被押上囚車,送往京城!”
轟!
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趙明哲的心上。
他身形一晃,下意識地扶住了身后的書案。
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在這一瞬間凝固了。
來了。
終究是來了。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好……好一個太后!好一個雷霆手段!”
趙明哲的胸口劇烈起伏,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一股滔天的怒火,從他心底升起。
“她怎么敢?!她怎么敢如此對待我趙家宗室??!!!”
他一拳砸在書案上,堅硬的梨花木桌面,竟被他砸出了一道清晰的裂痕。
就在這時。
一道溫婉而沉靜的女聲,從屏風后傳來。
“王爺,事已至此,動怒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燕王妃緩步走出,她的臉上雖然也帶著一絲凝重,但眼神卻依舊清明。
她走到趙明哲身邊,輕輕握住了他那因為憤怒而顫抖的手。
“她有什么不敢的?”
燕王妃的聲音很輕,卻字字誅心。
“王爺,您難道還沒看明白嗎?那位太后,從一開始,就沒把咱們這些大晏的‘藩王’,當成是自家人。”
“在她眼里,我們,是威脅,是她兒子坐穩江山的絆腳石。”
趙明哲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怒火,但聲音依舊冰冷。
“她就不怕激起眾怒,逼得我們聯合起來造反嗎?!”
“她當然怕。”
燕王妃搖了搖頭。
“所以,她才選擇了周王。”
她走到地圖前,纖纖玉指點在了開封的位置上。
“周王此人,品行不端,惡名在外,在宗室之中,也向來被人瞧不起。”
“太后拿他開刀,罪名是‘謀逆’,還有他親生兒子做人證,可謂是‘師出有名’。”
“如此一來,我們這些藩王,誰敢替他出頭?誰替他出頭,誰就有可能是他的同黨。”
“太后正好可以以此為借口,將我們也一并收拾了。”
“好毒的心計!”
趙明哲的拳頭,再次握緊。
“她這是在殺雞儆猴!”
他抬起頭,眼中充滿了忌憚與狠厲。
“殺完了周王這只雞,下一個……下下個,又會是誰?”
“是同樣有些劣跡的齊王?還是湘王?”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又或者……是我?”
“我們不能就這么坐以待斃!”
趙明哲在書房內來回踱步,像一頭被困在籠中的猛虎,焦躁不安。
“必須要做些什么!立刻聯絡齊王和湘王他們!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不會不懂!”
幕僚張知非聞,上前一步,躬身勸道:“王爺,萬萬不可!”
“為何不可?!”趙明哲怒道,“難道非要等著她把屠刀架到我們脖子上嗎?!”
張知非神色凝重地說道:
“王爺,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冷靜。”
“太后剛剛拿下周王,此刻必然在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正如王妃所,我們此時若是私下串聯,豈不是正好給了她口實,說我們意圖謀反?”
“到那時,我們便從占理,變成了不占理。她就可以名正順地發兵來攻打我們了!”
“那你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做,等死?!”趙明哲的聲音拔高了幾分。
“非也。”
燕王妃在一旁開口了,她的聲音如同一股清泉,讓狂躁的趙明哲稍稍冷靜下來。
“張先生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在明面上做任何事。但暗地里的準備,卻一天都不能停。”
她走到趙明哲身邊,為他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亂的衣領。
“練兵、屯糧、鑄甲,這些都要加快。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等。”
“等?”趙明哲眉頭緊鎖。
“對,等。”
燕王妃的眼神深邃,
“等太后犯錯。”
“太后此番雖然行事果決,但畢竟是深宮婦人,有些事情,會多幾分算計,少幾分遠謀。”
“而且新帝年幼,根基不穩,她越是急于求成,就越容易出錯。”
“只要她對一個沒有明顯過錯的藩王動手,便是她失了道義。”
“屆時,王爺您再登高一呼,以清君側、除奸臣為名起兵,天下宗室,必然群起響應。”
趙明哲沉默了。
他知道王妃和張知非說得都對。
可這種將命運交由他人決定的感覺,讓他無比憋屈。
他的目光,無意識地落在了地圖上,落在了清平關的位置。
李萬年。
這個名字,再次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在這樣的亂局之中,這樣一個手握重兵、能征善戰的邊關大將,其分量,被無限放大了。
他若是能為自己所用……
不,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
如今的局面,這個人,絕對不能成為自己的敵人!
一個決斷,在趙明哲心中迅速形成。
他猛地轉身,走到書案前,鋪開一張信紙。
“王爺,您這是?”張知非有些不解。
“磨墨!”
趙明哲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張知非不敢怠慢,立刻上前為他研墨。
趙明哲提起筆,筆尖在墨盤中飽蘸濃墨。
“給李萬年送一封信。”
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不,我親自寫。”
他目光變得幽深,一字一句地說道。
“這次,不談招攬,也不提道歉。”
“只將周王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他。”
他筆走龍蛇,在信紙上飛快地書寫著,臉上帶著一絲冷酷的笑意。
“我倒要看看,他這個口口聲聲‘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大晏忠臣……”
“在看到天家宗室,被如此屠戮之時……”
“又會作何感想!”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