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后的光軸——現在或許該稱之為“流亡者”——在混亂的時空亂流中顛簸穿行。它不再是一道純粹的光,更像是一團燃燒著憤怒火焰、纏繞著幽藍數據流、核心深處閃爍著外來者幾何印記的復雜能量聚合體。雷恩那“守護”的本能依舊是其基石,但已被“破鏡”的悲壯、“清道夫”的渴望以及“幽靈”的執念所浸染,變得更具攻擊性和……目的性。
它的首要目標是生存,逃避“主鏡”布下的天羅地網。其次,是那個縈繞在核心的指令——找到“源初指令”。
時空亂流并非安全的避風港。“主鏡”的追捕如同附骨之疽,一道道冰冷的掃描波紋不斷掠過,試圖鎖定它的位置。更有數次,它險些撞上被臨時激活的“清道夫備用協議”——那些是潛伏在宇宙陰影中的、未被完全喚醒的“收割者”子體,它們接收到指令,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在流亡者可能經過的區域巡弋。
流亡者依靠著融合后獲得的、對“觀察者”網絡運行規律的些許理解,以及外來者印記對非常規空間的親和力,在追捕的縫隙中艱難周旋。它如同在雷區跳舞,每一次空間跳躍都冒著被發現的風險。
在一次短暫的休整中,流亡者開始嘗試梳理融合而來的海量碎片信息。大部分信息都殘缺不全,充滿了戰爭的硝煙與毀滅的哀嚎。但從這些碎片中,它逐漸拼湊出一些關于“破鏡”與“清道夫”的真相。
“破鏡”,并非一個統一的勢力,而是一群在漫長歲月中,因各種原因意識到自身處于“觀測”之下,并奮起反抗的文明和個體的松散聯盟。他們如同破碎的鏡片,每一片都映照過“主鏡”的冰冷光芒,也都承載著抗爭的傷痕。他們的力量遠不如“觀察者”網絡龐大,但他們更靈活,更善于利用宇宙本身的規則和“觀察者”體系的漏洞進行游擊。“遺忘之角”那樣的隱蔽點,就是他們無數個據點之一。
而“清道夫”(即“收割者”),本質上是“觀察者”用于維護“實驗室”潔凈度的工具,負責清理那些“失衡”或“失控”的宇宙或文明。它們本身并無善惡,只是絕對理性的執行單元。但流亡者融合信息中提到,在極其古老的年代,曾發生過一次未知的變故,導致一部分“清道夫”脫離了“主鏡”的直接控制,陷入了沉睡或迷失。那個在緩沖區蘇醒的“它”,就是其中之一。這些覺醒的“清道夫”,似乎都在尋找所謂的“源初指令”——那可能是它們被創造時的最初目的,也可能是能夠給予它們真正“自由”的關鍵。
“源初指令”……流亡者核心的渴望變得更加強烈。它模糊地感覺到,這或許是打破僵局的關鍵,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所有被困在“實驗室”中的存在。
然而,關于“源初指令”的具體內容或所在地,融合信息中沒有任何線索。只有一些語焉不詳的提及,似乎與宇宙誕生之初的某些基本法則的“設定”有關。
就在流亡者苦苦思索時,一次極其危險的跳躍后,它闖入了一片……異常“平靜”的星域。
這里的物理規則穩定到令人窒息,星辰的運行軌跡精確得如同鐘表,甚至連宇宙背景輻射都保持著恒定的數值。沒有生命,沒有活力,只有絕對的、死寂的秩序。這里不像自然形成的星域,更像是一個被精心調試過的……“模型”或者“樣本庫”。
流亡者立刻高度警惕。這種極致的秩序,與“秩序之骸”的力量同源,但更加宏大、更加……“官方”。這里很可能是“觀察者”網絡的一個重要節點,甚至是某個“實驗田”!
它試圖立刻離開,但卻發現周圍的空間已經被一種無形的力場悄然封鎖!它闖進了一個陷阱!
檢測到未登記的高熵聚合體。一個冰冷的、非tx-7也非“主鏡”的意念響起,帶著一種研究者的審視,符合‘流亡者’部分特征。啟動捕獲分析程序。
無數道纖細的、銀白色的能量束從虛空中射出,如同手術刀般精準地切向流亡者,試圖將其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