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之域”。
這是新生宇宙為自己選擇的名字。曾經的“微光同盟”已融入其血脈,成為這個更宏大存在的基石。
莉亞站在“共鳴圣殿”的穹頂之下,這里已不再是物理意義上的建筑,而是所有連接意識共同構筑的精神圖騰。她閉上雙眼,便能感知到宇宙的“呼吸”——無數文明的思緒如星光般閃爍,交織成一片無垠的、溫暖的光海。被“收割者”擦除的星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自我修復,新生的恒星點燃虛空,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充滿活力的韻律。
戰爭結束了。但莉亞心中清楚,一種平衡的建立,遠比摧毀一個敵人更為復雜。
第一個不諧的音符,來自“燧石”。
他的“絕對秩序壁壘”雖已瓦解,但其核心星域仍殘留著強大的慣性力場。那里的時間流速變得異常緩慢,物理規則僵化,如同宇宙肌體上一塊尚未完全消融的“冰結”。更令人擔憂的是,探測意識反饋回的信息顯示,那片區域內部正凝聚著一種高度排外的、冰冷的意志。
檢測到‘秩序殘響’正在固化。概率編織者的訊息直接匯入莉亞的意識,平靜無波。其存在本身,正在扭曲周邊新生星域的‘可能性’場,形成‘靜滯地帶’。初步推演,沖突概率:67.4%。
幾乎同時,雷恩粗獷的精神波動也插了進來,帶著一絲不耐煩:“莉亞!那幫‘石頭腦袋’的殘部又開始劃地盤了!他們拒絕任何形式的意識連接,還把咱們派去的友好探測單元給‘凍結’了!要我說,當初就不該……”
“雷恩。”莉亞的聲音通過意識網絡傳來,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毀滅無法帶來真正的秩序,排斥也無法孕育未來。這是我們共同的選擇。”
雷恩的意念沉寂下去,但那股憤懣并未消散。莉亞能理解,對于習慣了直來直往的戰士,這種融合過程中的“黏稠”與“妥協”確實令人煩躁。
就在這時,一道全新的、極其復雜的幾何結構圖案在意識網絡中優雅地展開。外來者傳來了信息。經過與“可能性”的融合蛻變,它的邏輯體系似乎變得更加深邃。
分析‘秩序殘響’本質,外來者的意念如同精密的坐標圖,非惡意對抗,乃‘認知慣性’與‘存在性恐懼’的具象化。建議:不以力破,而以‘理’融。需展示新規則之優越,而非強行拆除舊框架。
墨羽的意念如同清泉般流淌而至,帶著思索:“‘外來者’的意思是,他們并非敵人,而是迷途的同胞。他們恐懼的是無法理解的‘混沌’。或許……我們可以為他們創造一個‘示范區’?”
莉亞眼中光芒微閃。她抬起手,指尖在虛空中輕輕一點。
剎那間,在“秩序殘響”星域的邊緣,一片原本荒蕪的星云被注入了磅礴的生機。無數星辰以超越自然規律的速度誕生、演化,生命在星球上如煙花般綻放出萬千形態。但這并非無序的混亂,所有的演變都遵循著一種內在的、動態的、充滿美感的韻律——這是“可能性”在規則內的極致舞蹈。
這片被莉亞臨時賦予加速演化的星域,成為了一個活的樣板,向那片冰冷的“秩序殘響”無聲地宣告:看,平衡與活力可以共存,規則并非枷鎖,而是創造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