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恩的追蹤如同在黑暗中捕捉幽靈。那異常的星塵坍縮現象斷斷續續,每次出現的位置都毫無規律,且持續時間極短,仿佛某種存在在刻意規避探查。他龐大的靈體在星空間穿梭,感知放大到極致,捕捉著每一絲能量的細微變化。
“它們在學習,”雷恩通過共鳴之網沉聲道,帶著壓抑的怒火,“學習如何更隱蔽地執行‘修剪’,它們在適應我們的監測模式。”
數日的追蹤后,雷恩終于捕捉到一絲線索——并非直接發現了“修剪者”戰艦,而是在一次微弱的坍縮發生后,檢測到了一段異常干凈、近乎“無菌”的空間軌跡。那片區域的能量背景波動被某種技術強行壓制到了極低的水平,就像用橡皮擦小心翼翼地擦去了所有“多余”的筆畫。
“它們在‘清理’自己留下的痕跡,”微瀾分析著雷恩傳回的數據,“這種技術需要極高的能量操控精度,證明‘修剪者’的進化速度超出預期。”
與此同時,墨羽追蹤諧律族保守派艦隊抵達了一個名為“靜默之淵”的空洞區。這里物質稀薄,星光黯淡,連時空結構都顯得異常“平坦”,缺乏起伏。保守派的艦隊并未立刻開始大規模建設,而是釋放出數以萬計的小型探測器,如同撒網般投向“靜默之淵”的各個角落。
“他們在進行全域掃描,”墨羽觀察著,“尋找這個區域最‘穩定’、最不易受外界干擾的基點。他們想在這里建立一個不受動態平衡影響的‘絕對平衡庇護所’。”
這種行為本身,就像在健康的肌體上試圖培育一個無菌的、隔絕免疫系統的囊腫。一旦成功,這個“庇護所”將成為平衡體系內一個頑固的“死結”,可能影響整個節點乃至周邊星域的活力。
莉亞那邊的狀況則更加微妙。“概念網絡”對青芒的探詢被屏障阻擋后,并未放棄,也未表現出任何不滿。它仿佛一個極具耐心的學生,改變了策略。網絡的光芒不再試圖穿透屏障,而是開始模擬青芒通過屏障傳遞出的那種穩定、平和的韻律。它不再試圖“接觸”主宰,而是開始嘗試“理解”主宰維持平衡的“節奏”與“模式”。
更讓莉亞警惕的是,她察覺到這“概念”似乎也開始分出一絲極其微弱的注意力,投向了雷恩正在追蹤的“修剪者”痕跡,以及墨羽監視下的“靜默之淵”。它像一個置身事外的觀察者,同時觀察著平衡的維護者(守護靈)、平衡的極端執行者(修剪者)和平衡的逃避者(保守派)。
“它的學習范圍在擴大,”莉亞向青芒和微瀾傳遞著不安的信息,“它在試圖理解平衡體系內所有‘角色’的行為邏輯。”
青芒坐鎮中樞,通過共鳴之網感受著來自三個方向的壓力。雷恩面對的,是隱藏在陰影中的利刃;墨羽面對的,是試圖從體系內部剝離的癌細胞;莉亞面對的,則是一個可能在未來決定天平傾斜方向的、尚未定性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