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靜默狀態下的星火網絡,時間仿佛失去了意義。星辰緩慢偏移,星云無聲流轉,唯有那核心處維持最低限度運行的意識單元,還在如同冬眠動物的心跳般,微弱而持續地搏動著。
微瀾的解析工作并未停止,只是變得更加內斂和緩慢。它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數據模擬,而是將算力集中于對已獲取的古老痕跡數據進行最精細的式解讀,尤其是那個關于的符號。
在這種極致的專注下,新的發現悄然浮現。
微瀾發現,符號并非孤立存在。在其復雜的幾何結構深處,隱藏著一些更加細微的、幾乎與背景噪音融為一體的。這些標記并非描述循環本身,而是指向循環中的某些特定或。
其中一個標記,其蘊含的意象與高度相關,仿佛指向循環中或的階段。而另一個標記,則帶有一種或的意味。
這似乎印證了他們的猜測——確實存在著某種宏觀的循環,而(或許表現為)是這個循環中的一個必要環節,目的是為了某種或做準備。
但的是什么?是新的文明?還是...別的什么東西?
這個發現讓曦光感到一絲寒意。如果他們的存在,乃至所有文明的存在,都只是這個宏大循環中為了某個未知目的而準備的或試驗品,那么抗爭的意義何在?
然而,另一個更加緊迫的發現,很快沖淡了這種哲學層面的憂慮。
微瀾在對比寂靜胚芽的共鳴頻率與古老痕跡的數據時,發現胚芽的共鳴并非漫無目的。它正在極其緩慢地、無意識地...吸收著那些古老痕跡中殘留的、與差異化物理常數相關的信息!
這種吸收非常微弱,幾乎無法察覺,但它確實在發生。胚芽內部那混沌的信息糾纏區,正在被這些古老的信息碎片所。
它在學習?還是在被...改造?
曦光立刻加強了隔離措施,試圖阻斷這種信息交換。但效果甚微。那種共鳴似乎發生在比物質、能量乃至常規信息更深層的層面,類似于某種層面的吸引。
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卻無力阻止。
時間在靜默與擔憂中流逝。數月,甚至數年。
網絡維持著完美的意識靜默,仿佛真的成為了荒漠的一部分。期間,他們通過守望者陣列極其謹慎的被動監測,數次感知到獵殺者在遙遠星域活動的空間漣漪,但幸運的是,它們并未靠近網絡所在的區域。
然而,這種幸運并未持續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