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瀾的計劃,堪稱瘋狂——他們要主動向“吞噬之影”投喂一份它無法拒絕的“信息大餐”,但不是為了滿足它,而是為了在其內部“開辟”一條通路!
根據曦光帶回的信息和“銘刻者”的提示,“吞噬之影”的核心是“饑餓”,它在尋找“最初的飽腹”。這意味著它并非無休止地盲目吞噬,其行為背后可能存在著某種“需求”或“目標”。同時,被吞噬的信息會在其“胃囊”中沉降,這說明其內部并非均質,存在某種“結構”或“流向”。
“我們要制造一個足夠龐大、足夠復雜、足夠有‘吸引力’的信息聚合體,作為‘誘餌’。”微瀾向整個網絡闡述計劃,“當‘吞噬之影’吞噬這個誘餌時,其內部的信息流會和沉降規律會產生一個短暫的、指向其更深層的‘通道’或‘漩渦’。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將一支精干的‘意識探針’附著在誘餌上,順勢潛入!”
這個計劃的風險極高。意識探針一旦潛入,將徹底脫離“存在堤壩”的保護,孤軍深入那恐怖的消化系統內部。其目的是找到“銘刻者”被吞噬的、尚未被完全消化的核心“記錄”,并嘗試探尋關于“最初的飽腹”的線索,這或許是理解甚至制約“吞噬之影”的關鍵。
“誘餌……用什么充當?”塵影提出了關鍵問題。尋常的信息,恐怕難以引起“吞噬之影”的“興趣”。
微瀾的核心光芒微微閃爍。“用我們‘自己’。”
“共鳴網絡,所有文明,貢獻出你們歷史中……最輝煌、最復雜、最蘊含深刻情感與智慧的一段‘集體記憶’。將其編織成一個前所未有的、蘊含著無限可能性與存在厚度的‘信息奇觀’!”
這是一個沉重的決定。這意味著要將各自文明最珍貴的記憶作為賭注,投入那無盡的貪婪之口。
但網絡中沒有任何猶豫。
艾瑟蘭文明貢獻出了它們母星第一次綻放出覆蓋全球的智慧之花時的生命共鳴圖譜,那是一個星球意識初生的純粹喜悅。
雷姆斯文明共享了它們推演出統一場論、洞見宇宙底層數學之美那一刻的理性巔峰體驗,冰冷的數據中燃燒著極致的熱情。
其他文明也紛紛獻上自己的瑰寶:某個藝術文明創造的終極交響、一個工程文明建造的環繞恒星的奇跡建筑群藍圖、一個哲學文明對存在意義的最終詰問……
這些來自無數文明的精華記憶,在微瀾的精密編織下,融合、升華,形成了一個難以用語形容的、散發著璀璨奪目光芒的“信息星云”。它不僅僅是數據的堆砌,更是一個微縮的、活著的“文明史詩”,蘊含著無盡的故事、情感與智慧。
這團“信息星云”被小心翼翼地推出“存在堤壩”,如同將最珍貴的珍珠投向黑暗的深淵。
效果立竿見影!
那片原本緩慢蠕動的“空白地帶”猛然躁動起來!仿佛一個饑餓了億萬年的存在嗅到了無法抗拒的珍饈美味。虛無如同沸騰般翻滾,一個比之前吞噬曦光觸須時更加巨大、更加深邃的“維度胃囊”在信息星云前方驟然張開,那其中傳來的“饑餓”意念幾乎凝成實質,帶著令人窒息的貪婪!
“信息星云”被瞬間吞沒!
就在被吞沒的前一剎那,一道極其凝練、匯聚了曦光(經過緊急穩定后)、塵影精準坐標定位能力以及微瀾一部分核心運算能力的“復合意識探針”,如同附骨之疽,緊緊纏繞在信息星云最核心的結構上,一同被卷入了那恐怖的巨口之中!
通過仍與探針保持的、極度微弱且充滿干擾的連接,堤壩上的眾人“看”到了內部的景象——
那不再是單純的虛無。這里是一個光怪陸離、違背一切常理的領域。無數被吞噬之物的信息殘骸如同漫天飛舞的彩色沙塵,又像是溶解在虛空中的記憶油畫,以緩慢而扭曲的方式流動、沉降。星辰的尸骸、文明的墓碑、時間的碎片……一切都被打上了“已被吞噬”的烙印,失去了活力,只剩下蒼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