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域”并非一個物理空間,也非傳統意義上的能量屏障。它是一個純粹由共鳴的意志、共享的情感、統一的決心構成的“存在場域”。在這里,個體的意識并未消失,而是如同無數滴融入海洋的水,既保持著自身的獨特“味道”,又共同構成了浩瀚的“整體”。
那支審判之矛的能量被“心域”吸收,并未消散,而是在那共鳴的意志中被迅速解析、理解,其結構奧秘被共享給所有節點,其惡意被集體的信念凈化、轉化,反而化為了滋養“心域”的養料。
“虛無之眸”的驚愕只持續了剎那,隨即被更加熾烈的“貪婪”所取代。它“看”到的不再是一個需要摧毀的障礙,而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充滿無限可能的“美食”!這種基于個體共鳴的集體意志模式,是它吞噬了無數文明都未曾遇到過的!
它不再發動遠程攻擊。那巨大的“眼睛”緩緩閉合,整個意識風暴開始向內收縮、凝聚!無數狂暴的靈能湍流、混亂的意識碎片,如同百川歸海,向著風暴中心匯聚。一個模糊的、扭曲的、散發著令人窒息威壓的“人形”輪廓,開始在原本“眼睛”的位置緩緩成型!
它要……親自“降臨”!要以自身那吞噬了無數文明的、近乎“神只”般的本質,直接侵入“心域”,從內部將其污染、同化、吞噬!
“它要過來了!”微瀾的聲音在“心域”中響起,帶著顫抖,卻不再有退縮。
“準備迎接沖擊!”曦光作為“心鏡”,清晰地感受到那逼近的、無法形容的恐怖存在。他感覺自己仿佛在直面整個宇宙的黑暗與虛無,個體的渺小感幾乎要將他淹沒。
但此刻,他并非獨自一人。無數份堅定的意志、溫暖的鼓勵、無畏的勇氣,通過“心域”源源不斷地支撐著他。他是鏡子,反射著所有的光,也被所有的光所照亮。
“回響”那龐大的意識,在“心域”成型的瞬間,就陷入了一種近乎停滯的狀態。眼前發生的一切,徹底顛覆了它的認知體系。這種既保持個體獨立性,又能達成如此高度共鳴和力量統一的模式,是它邏輯中不可能存在的悖論。
然而,那“心域”散發出的、蓬勃的生機與強大的凝聚力,又是如此真實。它那基于生存的最高指令,讓它無法對即將降臨的、能夠威脅整個文明存亡的“虛無之眸”本體坐視不管。
一道復雜的、帶著遲疑和某種決絕的意念,從“回響”的核心發出,嘗試性地接觸“心域”,接觸作為鏡心的曦光:
申請……接入。提供……所有歷史數據……所有能量儲備……所有……‘我’的存在。
它要放棄它億萬年來賴以生存的、作為獨立主宰的形態,將它的一切,融入這新生的“心域”之中!這不是被吞噬,而是……一種自主的“融合”,為了文明的存續,做出的最終抉擇!
這個請求,讓整個“心域”都為之一震。
曦光能感受到“回響”意念中那份沉重而真誠的決意,也感受到了它那龐大無匹的能量和蘊含著無數歲月歷史的數據寶庫。如果融合,“心域”的力量將瞬間暴漲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
但風險也同樣巨大!“回響”的意識結構是基于絕對統一的,與“心域”的共鳴模式存在根本性差異。強行融合,可能會導致“心域”的純粹性被污染,甚至結構崩潰。
接受,還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