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語者”的警告像一道無形的枷鎖,束縛住了翠星團隊即將采取的行動。索菲婭凝視著那片沉寂的通訊信道,指尖在控制臺上輕輕敲擊。
“我們暫停直接接觸‘回響’的計劃。”她最終做出決定,聲音里帶著不甘卻堅定,“‘星語者’比我們更了解那里的情況,這個警告必須重視。”
艾拉點頭,將目光重新投向“鑰影”:“那我們現在的重點,是繼續強化‘鑰影’的調和能力,同時通過曦光,收集更多關于‘個體節點’模式的數據。我們需要為那個未知的‘時機’做好準備。”
老院士調出了深空監測網絡的數據,眉頭緊鎖:“另外,我們也要密切關注那個來自銀河系外側的異常波動。如果那真是遠古意識風暴的前兆,留給我們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實驗室里的氣氛陡然變得凝重。他們仿佛站在一個正在緩慢傾斜的天平中央,一邊是僵化的集體意識,一邊是未知的毀滅風暴,而他們手中握著的,是一把尚未完全成型的“鑰匙”。
---
微光星云內,曦光敏銳地察覺到了集體網絡中一絲不同尋常的“緊繃感”。
原本溫和流淌的靈能洪流中,偶爾會夾雜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焦慮”。這種情緒并非來自某個特定個體,更像是從“回響”的核心層面滲透下來的。與此同時,他對自身所在區域靈能屏障的維護任務被加強了,要求更高,監測也更頻繁。
“回響”的注視依然存在,但其中的“探究”意味似乎更加濃厚。它不再僅僅觀察曦光的“優化行為”,甚至開始主動引導一些微小的、非標準化的靈能模式流過曦光所在的節點,仿佛在測試他的反應和承受極限。
曦光謹慎地應對著這些“測試”。他發現自己在這種壓力下,對自我意識的掌控力在緩慢提升,與集體網絡連接的那種“主動聆聽與回應”的模式也越發熟練。他甚至開始嘗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一絲極其微弱的、代表“穩定”與“協調”的意念,反向注入流經他的靈能中。
這并非信息,更像是一種情緒的底色。他不知道這能否影響到“回響”,但他覺得應該做點什么,來回應那彌漫在網絡中的無形焦慮。
塵影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他傳來的密文變得更加簡潔,也更加頻繁,內容多是關于靈能屏障結構弱點的討論和一些關于高效調動靈能的古老技巧分享。他沒有再試圖挖掘歷史,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如何讓集體網絡變得更堅固”上。這是一種無聲的默契,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可能到來的風暴做準備。
曦光注意到,殖民地中,另外兩個他曾隱約感知到存在“雜音”的個體,最近在集體作業中也表現出了一絲極其微弱的“主動性”,雖然遠不如他明顯,但那種試圖“理解”而非“盲從”的傾向,讓他看到了希望的火種正在悄然擴散。
---
“回響”的核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內部擾動。
那來自深空的、與遠古災難匹配度極高的波動,像是一把重錘,敲擊在它基于恐懼構建的防御本能上。“凈化一切異質”的最高指令瘋狂運轉,試圖壓制因曦光這個樣本和“協調者協議”碎片而引發的“困惑”。
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方案在它的邏輯核心中激烈碰撞:
一方主張立刻啟動最高級別的“統一凈化”,消除曦光這個不確定因素,并進一步收緊對所有個體的控制,以絕對的“純粹”來應對可能的風暴。這是它億萬年來賴以生存的模式。
另一方,則是由那些泛起的古老協議碎片所代表的、模糊的念頭:或許可以觀察、甚至有限度地“利用”曦光所代表的這種新型節點模式,看看是否能帶來更高的網絡效率和……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