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臨時設立的簡易實驗室內,氣氛專注而凝重。錢復禮教授親自坐鎮,指導著兩名研究員對從石嶺坡采集的樣本進行一系列精細分析。
離心機嗡嗡作響,顯微鏡的燈光亮起,各種化學試劑被小心翼翼地滴加、混合。林遠志配置的“混淆液”被他以噴灑和浸潤的方式,極其微量地施加在了部分樣本表層,如同給這些蘊含靈氣的土壤和根須披上了一層天然的“迷彩”。
時間在等待和反復驗證中流逝。
下午時分,初步的分析結果陸續出來。錢教授看著電腦屏幕上復雜的數據圖表和檢測報告,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最終化為一聲帶著驚嘆與更多疑惑的長嘆。
“奇妙……實在是奇妙!”錢教授指著屏幕上的數據,對圍過來的林遠志和夏婉茹說道,“你們看,土壤的常規營養成分指標非常優秀,但并非不可思議。有機質、氮磷鉀比例都處在高產土壤的上限,但仍在自然和合理施肥可以達到的范圍內。”
他切換頁面,指向另一組數據:“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微生物群落。其多樣性和活性遠超常規土壤,尤其是幾種具有固氮、解磷功能的益生菌,數量幾乎是普通良田的數十倍!這或許能部分解釋你們作物長勢旺盛的原因。但是……”
錢教授頓了頓,手指敲了敲桌子,這是他陷入思考的習慣動作:“我們在樣本中檢測到了多種復雜的、難以完全解析的有機酸和酶類物質,它們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種極其穩定的微環境。這些物質的來源……很復雜,像是多種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混合體,但又有些不同,其穩定性和協同效應超出了現有理論的常見認知。”
他看向林遠志,目光灼灼:“遠志同學,你們的‘草本營養發酵液’,恐怕比你說的‘幾種常見草藥’要復雜得多啊!這里面蘊含的植物協同發酵的智慧,或許正是關鍵!這些物質像一把精妙的‘鑰匙’,激活并維持了土壤微生物生態的巔峰狀態。”
林遠志心中暗松一口氣,知道“混淆液”和之前的解釋起到了作用。他將功勞巧妙地引向了那套虛構的、復雜的“古法發酵”工藝上。“錢教授您真是慧眼如炬。祖上傳下的方子,確實涉及幾十味草藥,配伍和發酵過程都很講究,有些原理,我們現在也還在摸索。”
錢教授點了點頭,對這種說法表示理解。“傳統智慧博大精深,很多時候是經驗走在理論前面。你們這個案例,非常有研究價值!我準備將這些數據帶回去,進行更深入的基因組學和代謝組學分析,這可能會對生態農業領域產生重要啟發!”
考察組在林家坳又停留了兩天,進行了更詳盡的訪談和環境數據記錄。期間,林遠志和夏婉茹全程陪同,應答得體,充分展示了合作社規范的管理和清晰的未來發展思路,贏得了考察組的一致好評。
送別錢教授一行的那天,陽光明媚。錢教授握著林遠志的手,鄭重說道:“遠志,林家坳的模式,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組織層面,都很有示范意義。我會盡快整理出初步報告,也會持續關注你們的發展。好好干,前途無量!”
“謝謝錢教授,我們一定努力!”
目送科考車消失在山路盡頭,林遠志和夏婉茹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如釋重負和昂揚的斗志。這一關,總算有驚無險地度過了,而且還意外地獲得了農科院的認可和持續關注的承諾,這對合作社未來的品牌建設和政策支持都大有裨益。
解決了外部學術考察的壓力,林遠志立刻將精力轉回內部發展。他深知,產品才是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