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湘是次日早飯后離開的。李秀蘭給她塞了滿滿一后備箱的土產,自家熏的臘肉、曬的干菇,還有一小壇自家釀的米酒,熱情得讓顧湘眼眶有些發酸。她與林遠志道別時,笑容依舊明媚爽利,但彼此都心照不宣,那場深山中的遭遇,已在他們之間劃下了一道無形的界限。
“新產品研發有進展了,第一時間通知我。”顧湘坐進駕駛室,搖下車窗。
“一定。路上小心,湘姐。”林遠志點頭。
車子駛離林家坳,卷起些許塵土。林遠志站在村口,直到車影消失在山路盡頭,才緩緩收回目光。他知道,顧湘這一去,必然會動用她的資源和渠道,去驗證或探究他所謂的“祖傳之法”。而這,或許會帶來新的機遇,也可能是未知的風險。
送走顧湘,林遠志并沒有停下腳步。他將采回的藥材妥善處理好,該晾曬的晾曬,比較罕見的,都移植到空間藥田里。隨后,他便找來二狗和夏婉茹,開始具體落實“林下養雞”的計劃。
“二狗,養雞這事兒你牽頭。”林遠志直接布置任務,“第一步,選址。西面山林靠近村子這片。要選地勢相對平緩、植被茂密但不能過于郁閉、有水源但又不會積水的地方。你帶上元寶,它對氣息敏感,能幫你避開一些蛇蟲多的危險區域。”
“沒問題,志哥!包在我身上!”二狗拍著胸脯,干勁十足。修煉《厚土訣》后,他感覺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感知力都強了不少,對山林也更熟悉了。
“第二步,雞舍和圍網。”林遠志繼續道,“我們不能完全散養,需要有相對固定的棲息地和必要的防護,防止黃鼠狼、鷹隼,也方便管理。材料就用本地常見的竹木,盡量降低成本。設計圖我晚點畫給你。”
“好的!”
“婉茹姐,”林遠志轉向夏婉茹,“你負責政策和市場調研。了解一下我們這種規模的林下生態養殖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有沒有相關的扶貧或農業補貼政策。另外,調查一下市面上高端土雞和雞蛋的品牌、價格、銷售渠道,給我們做個參考。”
“明白,我回去就查資料,順便問問鎮上的農業技術員。”夏婉茹認真地拿出本子記下。
“對了,婉茹姐,”林遠志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問道,“之前省農科院的錢復禮教授,不是說對我們這兒的土壤很感興趣,要安排團隊過來實地考察和研究嗎?我這次回來,好像沒看到他們的人,是有什么變化嗎?”
夏婉茹聞,立刻回答道:“哦,錢教授那邊我正想跟你說。他們之前聯系過我,說是項目申請和審批流程比預想的要長,而且他們希望做一個更長期、更系統的觀測,從土壤、水源到作物生長周期全程跟蹤。所以原定的短期考察推遲了,初步計劃是等開春,果樹進入新一輪生長期后再過來駐扎。”
林遠志點了點頭,心中了然。官方機構的流程確實繁瑣,推遲也在情理之中。這對他來說,未必是壞事,給了他更多時間從容布置,也能更好地觀察果樹的生長情況,思考如何更自然地解釋其優異品質。
“好,我知道了。等他們確定具體時間,你提前告訴我,我們也好做準備。”
“雞苗的選擇也很關鍵。”林遠志將話題拉回養雞計劃,“不能選生長太快的肉雞品種,要選適應性強、抗病力好、肉質緊實的本地土雞,或者一些有特色的烏骨雞、蘆花雞。二狗,你這幾天可以去周邊幾個鄉鎮的集市看看,了解一下雞苗的來源和價格。”
分工明確后,兩人便各自忙碌起來。林遠志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稍定。有了可靠的幫手,許多瑣碎的事務就能分擔出去,他能更專注于核心的、無法假手于人的部分——比如,如何巧妙地利用稀釋的靈泉水或某些無害的草藥配方,來增強雞群的體質和改善肉蛋風味,同時又不留下明顯痕跡。
接下來的幾天,林家坳仿佛一臺加足了油的機器,高效而有序地運轉著。
二狗帶著人在西面山林靠近村子這邊,選定了一片理想的坡地,背風向陽,林木疏密得當,一條小山溪從旁潺潺流過。他指揮著合作社的勞力,開始按照林遠志提供的簡易圖紙,搭建依坡而建的階梯式雞舍和必要的防護圍網。
夏婉茹不僅查清了政策,還主動聯系了縣里的畜牧站,咨詢了防疫和養殖技術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