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大會的熱烈氣氛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村民們揣著厚厚的紅包,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希望的笑容,三三兩兩議論著散去,林家坳的冬夜因這份喜悅而顯得格外溫暖。
“顧總,這天都黑透了,山路不好走,今晚就在家里將就一晚吧?”李秀蘭拉著顧湘的手,語氣真誠而熱絡,眼里是毫不掩飾的喜愛。她越看這姑娘越是滿意,能干、大方,模樣又頂頂出眾,跟自家兒子站在一起,別提多般配了。
林青山也在一旁憨厚地笑著點頭:“是啊,顧總,遠志他娘都把客房收拾出來了,干凈著呢。晚上開車不安全。”
顧湘看著眼前淳樸熱情的夫婦,心中涌起一股久違的暖流。這般毫無功利的真誠挽留,讓她難以拒絕。她略一沉吟,便落落大方地笑道:“叔叔阿姨,那就打擾你們了。叫我小顧或者湘湘就行,總是顧總顧總的,太見外了。”
“哎,好,好!湘湘!”李秀蘭頓時眉開眼笑,趁林遠志去廚房倒水的工夫,悄悄把他拉到一邊,壓低聲音,眼神往顧湘那邊瞟,“小志,媽看湘湘這姑娘真不錯,又能干又懂事,模樣也好……你可得上點心!”
林遠志聞,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媽,您想哪兒去了,我們就是合作伙伴。再說了,人家可比我大五六歲。”他嘴上這么說,目光卻不自覺地望向正與夏婉茹輕聲交談的顧湘。燈光下,她側臉的線條柔和,褪去了商場上的鋒芒,多了幾分嫻靜之美。
“女大三,抱金磚,大六歲,那就是抱兩倍的金磚。還有啊,合作伙伴咋了?處著處著不就更進一步了?”李秀蘭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不跟您說了,我去弄點魚蝦回來加菜。”林遠志提著水桶出門,找了個僻靜處,心念一動便進入空間。
空間溪流中,那些受靈氣滋養的魚蝦正悠然游弋。他精準地撈了幾條肥美的魚和一大捧青殼蝦,這才返回家中。
晚飯十分熱鬧,老村長、夏婉茹、二狗都被請了過來,算是合作社核心成員的一次小家宴。當清蒸魚和白灼蝦端上桌時,獨特的鮮香瞬間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
“嚯!這魚咋這么鮮!一點土腥味都沒有!”老村長嘗了一口,眼睛都亮了。
“這蝦也是,肉又嫩又甜,比我之前在省城酒店吃的還好!”夏婉茹也驚嘆道。
二狗更是埋頭苦干,吃得頭都不抬。
“這味道,真是每次吃都讓人忘不了!”顧湘細細品味著,這已是她第二次嘗到如此極致的鮮甜。她放下筷子,商業嗅覺瞬間敏銳起來:“這種品質的野生魚蝦,在高端市場絕對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有沒有考慮過人工養殖?如果能規模產出,利潤恐怕不比靈桃低!”
桌上頓時安靜下來,眾人都看向林遠志。
林遠志心中一跳,面上卻不動聲色。“又來了。”顧湘對超凡品質的嗅覺敏銳得嚇人。心中再次警鈴大作:與這位湘姐相處,真是半分都大意不得。
他只得將地理限制理由搬出來,臉上露出無奈之色,解釋道:“湘姐,你有所不知。我們林家坳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就村口那條小河,水量有限,而且水溫低,根本不適合搞規模養殖。偶爾撈點自己吃還行,想靠這個發展產業,難。”
老村長也嘆了口氣,印證道:“遠志說得沒錯,咱們這兒,山多地少,水更少。養魚?沒那個條件啊。”
顧湘聞,臉上閃過明顯的失望,但她也知道地理條件是硬傷,強求不得。她惋惜道:“那真是太可惜了。這等美味,若能端上更多人的餐桌該多好。”突然她話鋒一轉,說道:“雖然大規模水產養殖受限于地理條件,但我們或許可以換個思路——林家坳山多,生態環境極佳,是否可以考慮發展“特色禽畜養殖”?比如,利用林下空間散養一些本地土雞或者特色禽類?只要保證其生長環境和食物來源足夠原生態、優質,其肉蛋品質必然遠超市場普通產品,同樣能走高端路線。”
她的話立刻引發了大家的討論。
林遠志贊許地點點頭,順勢接話道:“湘姐這個思路很好,正好趁大家都在,我把合作社下一步的規劃,再跟大家細化一下。”
他環視眾人,條理清晰地說道:
“第一,鞏固基本盤。明年的櫻桃、梨子和核桃,品質由我們把控,銷售依然全權委托給湘姐和‘鮮境’,利用現有的高端渠道,確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