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指著外面幾棟高樓的棱角,說道:“您看,這幾個角度過來的建筑線條,在視覺上是不是形成一種無形的‘壓迫感’。從環境心理學來說,長期處在這種被銳角直對的環境中,容易潛意識產生緊張和不安,影響情緒的放松,這可能就是您感覺心慌氣悶的原因之一。”
接著,他又指向辦公室內的布局,說道:“李總,您的辦公桌背對大門,雖然保證了隱私,但從空間動線來看,背后是主要的氣流通道和人流潛在方向。這會讓人在專注工作時,潛意識里無法完全安心,處于一種微弱的戒備狀態,不利于深度思考和休息。我們通常建議,辦公位最好能側對或斜對門口,既能掌控入口情況,又能減少背后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心理壓力。”
“還有這幾盆大型綠植,”他指著角落幾盆茂密的植物,說道:“擺放的位置正好在風口和角落,可能會阻礙室內空氣的自然循環,導致局部氣流停滯,空氣清新度下降,時間長了,對呼吸系統和精神狀態都會有細微影響。”
整個過程中,林遠志語氣平和,引用的都是環境心理學、人體工程學和室內環境學的常見理論,給出的建議也具體可行——調整辦公桌角度、移動綠植位置、改善通風路徑。
李總聽著這番“科學解釋”,頻頻點頭,覺得非常有道理,遠比聽什么玄乎的風水更容易接受。他立刻讓人按照林遠志的建議進行調整。說來也怪,僅僅是辦公桌挪動了一個角度,他坐上去后,那種莫名的壓迫感果然減輕了,視野也更開闊,心情隨之舒緩了不少。
最后,林遠志取出一枚材質古樸的木質小掛牌,上面刻著流暢的紋路,解釋道:“這是一個安神香掛件,用的是一些具有舒緩情緒的天然木材和礦物,基于嗅覺心理學的原理,能幫助穩定心神。您可以把它掛在通風口附近,作為環境優化的一個輔助。”這是事先準備好的、效果更溫和持久的“小聚靈符”(并非強力聚集靈氣,而是梳理、凈化局部環境氣場)。
布局調整完畢,李總感覺整個辦公室的氛圍都變得通透、舒暢了許多,連日來的頭痛似乎也緩解了。他激動地握住林遠志的手:“林先生,不,林顧問!您這一套科學的環境優化理論,真是讓人茅塞頓開!太感謝了!”
林遠志淡然一笑:“李總客氣了,只是基于科學原理的一些微調,關鍵還是您后續保持室內通風,多起身活動,放松心情。”
事后,李總的問題得到顯著改善。他感激不盡,奉上酬勞時,被林遠志以“您是孫叔叔朋友,幫忙是應該的”為由,婉拒了大半,只象征性收了些材料費。李總更是將他奉為座上賓,主動提出,他旗下有幾個高端樓盤的園林景觀和會所,希望能請林遠志做“環境健康顧問”。
林遠志依舊保持低調,只答應“有機會可以幫忙看看”,并未大包大攬。
喜歡混元醫仙請大家收藏:()混元醫仙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