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林遠志便給父親林青山打了電話,詳細闡述了自己關于盡快承包剩余山地、統一規劃、共同富裕的想法,得到了父親的全力支持。林青山表示會立刻聯合村長、夏婉茹,著手與剩余農戶溝通協商。
同時,林遠志撥通了孫建明的電話。
“孫叔叔,不好意思打擾您了。有件事想請教一下孫叔叔,如果我想開發一些基于傳統古方的保健類或外用類產品,比如藥膳包或者膏劑,大概需要經過哪些審批流程?周期會很長嗎?”
孫建明很爽快:“遠志對這些也有興趣?今天剛好周日,要不就今天中午吧,你來我家吃個便飯,當面聊聊怎么樣?”
“好,那就麻煩您了。”林遠志沒有推辭,這正是他需要的機會。
掛斷電話,林遠志望向窗外。城市的喧囂之下,是洶涌的暗流與無限的機遇。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但無論面對什么,他都有信心,憑借自身的努力和傳承的助力,一步步走下去。
林遠志如約來到了孫家。
午飯氣氛融洽,孫曉雯的母親熱情好客,準備了一桌精致的家常菜肴。飯后,孫曉雯主動幫忙收拾,孫建明則引著林遠志來到書房。紅木書桌上攤開著一些文件,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和書卷氣。
林遠志沒有過多寒暄,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重點提到了希望利用傳承古方進行商業化探索的想法,并虛心請教相關問題。
孫建明聽得非常仔細,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顯然對林遠志的想法極為重視。他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認真剖析道:
“遠志啊,你有這個想法,而且思路清晰,非常難得!我們中醫藥這個寶庫,確實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但開發之路,必須步步為營。”他身體微微前傾,神色變得愈發嚴謹。
“你的顧慮很對。一旦涉及到‘食字號’、‘健字號’尤其是‘藥準字’,審批流程非常嚴格,周期漫長,投入巨大。沒有足夠的資本和耐心,是很難熬得過去的。”
他看著林遠志,目光中帶著前輩的務實與提點:“以你目前的情況,我強烈建議迂回切入,小步快跑。比如,你提到的祛疤膏、美容液,如果功效顯著且安全性有保障,可以優先考慮走化妝品備案。這個流程相對會快很多,主要是檢驗安全性,對于功效宣傳的監管雖嚴,但畢竟門檻低很多,是驗證市場和積累第一桶金的理想選擇。”
“另一個方向,就是充分利用你的現有資源。你不是正在家鄉種桃嗎?這種特色農產品本身就是寶藏。可以嘗試開發藥食同源的深加工產品,比如高端桃膠、養生果脯、特色桃汁飲品,申請‘食字號’或‘sc生產許可’。這類產品貼近消費市場,需求穩定,審批流程也更側重于食品安全和標準,可行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