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性格頂好,自己兒子也真喜歡,那就算是個青樓女子,只要是身家清白,身子清白的娶回來也行。
在那個年代,其實顧老夫人能夠有這樣的覺悟,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在那個年代,全是對女子規訓的年代,要找個為人本分,善良有孝心,識大體長相清秀的姑娘其實并不難,難就難在想要讓她兒子喜歡,那確實難度有點大了。
畢竟顧老夫人這個兒子從前不近女色也就罷了,從小到大長這么多年,除了看書讀書習武,幫家里料理生意,也沒看見過他有其他的什么興趣愛好,能讓這個兒子注意到的女子從來沒有,掛在嘴上提到過的,那就更沒有了。
就相當于顧老夫人的兒子,從來沒有說過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所以顧老夫人一時其實也沒有什么太清楚的頭緒,說哪個類型自家兒子一定會喜歡。
若是顧老夫人知道自己兒子喜歡哪種類型的,有了個標準,那也能算得上是好找。
畢竟合乎標準不是最難的。
但是在不知道標準,甚至沒有標準的情況下還要合乎標準,這才是最難的。
一時之間顧老夫人可有的忙,一天到晚要見四五家的姑娘,連媒婆都請了全程的整整三個,偏偏就是這么過了一年,還是沒能找到一個讓顧老夫人滿意,又讓顧大公子喜歡的。
說實話,顧老夫人喜歡的不少,顧老夫人滿意的也不少,但是讓顧大公子到現在一個沒有。
每次顧老夫人只是將畫像擺在那顧大公子面前,還沒安排兩個人見面的時候,顧大公子就連畫像都不肯看一眼了。
這可把顧老夫人難的,請了三個媒婆共聚一堂,討論一下究竟問題出在哪里。
畢竟顧老夫人她擅長的是做生意,擅長的是打理內宅,能夠把內宅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對于這種事情,恐怕還是媒婆更有經驗。
那三個媒婆同處一堂,都認為顧老夫人這是來問責來了,于是你推我嗓子,把這個責任都扔在了對方的頭上,她們自己被扔來的黑鍋砸下來那自然不能扔,于是你怪我,我怪她的,說話你來我往,嘰嘰喳喳的能把整個縣城都吵翻了,直把顧老夫人吵得偏頭疼都快犯了,也沒能夠商討出一個可行的方法。
直到那三個媒婆說累了,從上午說到晚上,直在大堂里說的,顧老夫人睡了一覺起來才終于想出了一個法子。
三個媒婆實在是吵累了,好不容易勉強能夠達到一致,都覺得這件事情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出在她們幾個媒婆身上,也不是處在那一群姑娘身上,更不是處在顧老夫人身上,而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出在顧大公子身上。
是顧大公子自己似乎還沒有這方面的意思,所以并不想要求男女之情,也就不會想要去認識姑娘。
而顧大公子連姑娘的面都沒見過,跟姑娘也沒說過話,那又何來喜歡呢,于是幾個人一攛掇一琢磨,就讓顧老夫人以自己的名義下了封帖子,說是要邀請全縣所有適齡的妙齡女子參加一個踏青宴,到時候再請顧老夫人自己尋個由頭,把顧大公子騙過去。
到時候那么多姑娘,就往顧大公子的面前一站,往他面前那么一晃悠,那么多的妙齡女子,燕瘦環肥,那是花枝招展,就連穿的衣服那都能湊出一整個色彩盤了,還找不到顧大公子到底喜歡什么類型的??
對,她們的目的,并不是想要通過那一次的踏青宴,就徹底解決顧大公子的婚姻問題,并不奢求那一次的踏青宴,就能夠出現一個讓顧大公子一見鐘情的女孩子,他們自始至終只是想要了解這個標準在哪,這個擇偶標準到底是怎么樣的。
畢竟對于她們媒婆來說,沒有標準才是最難的問題啊!!
簡直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她們再有三寸不爛之舌,那也不可能對著一個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找到吧??
只要知道了顧大公子格外中意哪種類型的,她們就好像是無頭蒼蠅終于找到了方向了。
這確實也算是一個好主意了,至少顧老夫人自己也想出什么更好的主意了。
但是她們萬萬沒有想到,那一次的踏青宴沒有舉辦成,因為顧老夫人病倒了。
至于顧老夫人病倒的原因那確實值得好好說道說道,只說顧老夫人當年生顧大公子的時候,就已經是30歲了,這個年紀不管放在哪個時代來說都能算得上是高齡產婦,大齡生子本來就會對女性的身體產生極大的損害,而且高齡會讓身體恢復的速度變得極慢。
加上后來顧員外因病去世,顧老夫人憂思成疾,一天天的以淚洗面又風寒入體,加上之前生育時所留下來的隱患損傷未曾完全恢復,所以之后的數年顧老夫人的身體都比較的單薄,其實一直都是在喝藥的,特別是后來顧老夫人要以一己之力掌管整個顧家所有的家業,那更是日夜幽思,輾轉反側,就算沒有之前的那些問題,就那樣的強度也足夠將那么大年紀的顧老夫人累病了。
那一次顧老夫人在踏青宴之前病倒確實是比較嚴重了,人年輕的時候身體能夠抵抗得住,就不會出問題,但并不代表問題不在。
就把人比作一個機器,是存在故障的,也存在隱患的,但是當那個機器足夠新足夠完整的時候,也是能夠照常運轉的。
但當那個機器老化了,零件都鈍了銹了之后,它之前所存在的故障和隱患稍微一個,就會影響整個機器正常的運轉,更別說當機器老化之后一旦出現了問題,那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所有的問題也都出現了,那就很難再如從前一樣正常運轉。
人的身體也就是這個道理。
那一次顧老夫人病得實在是嚴重,纏綿病榻整整一年,整個縣城里所有的大夫,顧大公子全都請過來給母親治過了,可全都是治標不治本,只能讓顧老夫人的氣色稍微好一些,可并依舊是在那里。
后來,顧大公子便命人,前往全國各地去尋找醫科圣手,又不惜重金尋求名醫,只為給老夫人治病。
自古以來錢就是個好東西,有錢人是鬼推磨鬼都能推磨了,更何愁找不到一個名醫呢。
只是名醫找了不老少,銀子也花出去不少,跟流水似的,就是沒一個能有什么大作用的。
又這樣整整耗過去了兩年的時間,顧老夫人的病越拖越重,身體也越來越虛弱,五十多歲的人蒼老的像是六、七十歲的一樣。
就在這個時候,從天而降一個神仙醫女,倒不是說是個神仙,而是外界稱贊她的醫術都如神仙一般妙手回春。
沒錯,這個從天而降的,正是修羅族女帝的轉世。
而這位顧大公子也就是…每一世每個故事里面所存在的,那個長得跟寧吾一模一樣,還必定會和修羅族女帝的轉世產生十分深切十分密集情感羈絆的人。
這一世修羅族女帝的轉世,名叫楚如雪。
雖然顧大公子不承認,至少顧大公子一輩子都沒承認,但顧大公子自己心里知道,在看見楚如雪的第一眼,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一眼萬年的感覺,書里好像將這種感覺稱之為一見鐘情。
楚如雪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將顧老夫人體內的頑疾全部清除,在楚如雪的悉心照顧下,顧老夫人的身體是日漸好轉,越來越康健起來,氣色也極好。
也是在這半年里面,顧大公子也算是扎扎實實的栽在了楚如雪的手里。
為什么說的是顧大公子栽呢,因為人楚如雪一心就想著治病救人,妙手回春,沒想過那檔子事兒,純粹就顧大公子自己在那兒剃頭挑子一頭熱。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