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田鎮一帶。
    隨著前線戰事變得不那么緊張,副總指揮和副總參謀長也從前沿部隊撤離,離開了129師,返回到駐守在麻田鎮一帶的總部機關。
    一方面是為部隊做休整做部署,一方面是經歷了百團大戰后,短時間內不會再次爆發大的戰役。
    起友他是這樣認為的。
    如今是1941年4月,第一軍的日寇遭到重創,也需要時間進行休整,恢復相關的交通運輸線,特別是剛‘得手’的陽泉縣城,以及正在重新打通通往石家樁的交通線等。
    而我軍的戰略部署是襲擾日寇恢復交通線,但并不是全力阻擊,而是選擇拖延的戰略方針。
    畢竟部隊經歷了連續的大戰后,部隊需要休養生息。
    當副總指揮和副參謀長下馬走進指揮部,參謀長便迎了上來,寒暄了片刻后。
    “老總,剛從獨立縱隊后勤部回來的同志帶回一條好消息,第二兵工廠研究所研制出一款反裝甲武器,叫火箭筒。”
    “據說此個火箭筒操作簡易,便于攜帶,不過,由于保密的原因,他并沒有見到其真容。”
    “火箭筒?”副總指揮放下水杯,一臉的好奇。
    這還是他第一次聽說這種武器。
    若是能夠反制日寇的裝甲車,日后作戰時便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
    這款武器成功引起了副總指揮的興趣。
    總部機關與獨立縱隊管轄的兵工廠相隔并不遠,只需要半天的路程便能夠抵達。
    副總指揮不禁起了前往參觀的想法。
    不過,才剛回到總部,還需要處理一些事宜,所以只好等處理完這些事情后才前往。
    雖然百團大戰取得不錯的戰果,但是整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13日,日蘇簽定互不侵犯條約。
    這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代表著蘇國將無法支援華夏,或者說明面上不能支持。
    這將會讓我們的處境更加艱難。
    除此之外,18日日軍第48師團向福州市區發動進攻,只用了三天便攻破,讓福州淪陷于敵手。
    這算是對我方取得大勝的一種反擊。
    在日寇的大肆宣傳下,起到不小的震懾作用。
    如今華北方面對根據地進行了掃蕩行動,雖然經過了部隊的奮戰抗擊下,成功打退了日寇,但是也進一步讓部隊的情況變得艱難。
    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danyao和藥品等物資的不足。
    這也是副總指揮和副參謀長轉入后方的原因之一。
    畢竟獨立縱隊整體來看還算富裕,自然得多了解一番。
    而兵工廠研究出的反裝甲武器火箭筒更是讓副總指揮下定親自前往了解情況的決心。
    處理完相關事宜后。
    下午時分,副總指揮便帶著警衛班前往獨立縱隊后勤處。
    ......
    獨立縱隊后勤處。
    精心打扮過的東方聞英向村口處走去,美其名曰是視察工作,但是其心中所想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對于李云龍這人蓋世英雄,她自然是心生仰慕。
    更何況她與李云龍搭檔了好一段時間,難免生出一些工作之外的情愫。
    不過,東方聞英也非常了解李云龍的想法,只有打鬼子,所以,她甘愿退居幕后做李云龍背后的支持者,解決后勤等諸多問題。
    今天是李云龍返回后方的日子,在收到通報后,便親自前去村口等待。&l-->>t;br>
    片刻后。
    一陣馬蹄聲傳過來,緊接著便看到李云龍帶領一群人騎馬飛奔而來。
    “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