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細,確實不錯,”副參謀長夸贊道:“以往還真是小瞧李云龍了。”
    “能夠讓摳門的閻西山出血,確實本事不小,”副總指揮點頭附和道。
    “這小子頭腦還真是轉得快。”
    “既然事情已定,那便做好這方面的安排,別讓咱們的財主走了。”
    “明白!”副參謀長點頭應道。
    隨即下去做出安排。
    畢竟如今與日偽對峙著,安全方面可得做好,不然萬一出事了可不好交代。
    同時聯系新一旅,讓李云龍做好準備。
    ......
    新一旅指揮部。
    隨著總部的宣傳推廣和聲名擴散后,獨立縱隊的名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從而使得獨立縱隊的兵力得到了暴漲,彌補了這段時間的戰損,并且還呈現增長之勢。
    不過,由于新兵居多,補充進來的人員都成為了民兵。
    而經過了這段時間的作用,原來的民兵倒也成長了起來,從而經過考核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戰士,一部分補充到主力部隊,一部分則成為守備團的戰士。
    畢竟守備團在這次作戰中也出現不小的傷亡。
    守備團是保護根據地的主要力量。
    方可保證主力部隊的靈活性。
    經過補充后,新一旅一至四團兵力恢復到4000人左右,五團和獨立團則少一些只有3000人左右。
    加上炮團4000余人,旅部特戰團(下轄特務營,警衛營,偵察營)3000余人,以及新組建的基干團1000千余人。
    基干團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為適應部隊擴編需求而創建的團級單位。
    其核心框架來源于主力團的副職軍官(如副團長、副營長等),這些軍官在組建新團時晉升為正職,形成新的指揮體系。
    旨在快速補充兵力,同時保持作戰效率。
    畢竟如今新一旅兵源增長速度迅速,指揮員必然跟得上才能夠發揮出部隊的作用,而不是成為累贅。
    這才有如今新一旅主力作戰部隊兵力達到余人的成果。
    同時在這一戰中,李云龍能夠指揮部隊如揮左膀右臂的原因。
    不然想要指揮幾萬人作戰而不出什么紕漏可相當不易。
    部隊的指揮人員也做了一些調整。
    比如特戰團長由徐虎擔任,副團長許清陽,基干團團長由調來的邢志國擔任......等。
    這也算是對他們這些立功的嘉獎。
    李云龍看完調整后的新一旅和獨立縱隊,滿意地點了點頭。
    除了主力部隊的6個步兵團,1個炮團,1個特戰團和1一個基干團,以及騎兵團外,還有地方守備團6個,以及民兵部隊和后勤工作人員。
    總兵力已經達到了5萬之眾。
    實力堪比一個集團軍。
    當然,將近過半是民兵和地方部隊,戰斗力還達不到強軍系統的強兵要求,不然可以再次獲得獎勵。
    眼下只有加強民兵和地方部隊戰士的實力提升,便可以再領取系統的發放獎勵。
    還有便是提升根據地的建設。
    畢竟按歷史,1941年至1943年將會發生大饑荒,到時候災民涌入必會影響至根據地發展。
    但這也是一個機會。
    如今已是1941年初,留給自己的時間也不多,必須在此想辦法囤糧,以備不時之需。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開發耕地外,還有便是打日偽的主意。
    正當李云龍思索著如何落實和打劫日偽的糧倉之時。
    沈泉來到了身旁,匯報道:“旅長,總部電報。”
    “老總說閻西山已經同意了我軍的要求,明日將出發前來,預計-->>過幾天便會抵達根據地,總部讓我們做好準備。”
    李云龍微微一怔,隨后笑了笑。
    “呵呵呵......”
    “沒想到還真成了,這倒是意外之喜。”
    沈泉笑道:“旅長,這說明咱們旅還蠻受重視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