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眼前的炮兵正對一門門迫擊炮進行保養。
這場面讓副總指揮看得目瞪口呆。
隨著部隊的發展,炮營列裝了92式步兵炮,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彈炮后,迫擊炮便全部歸營級單位所有。
因此三個主力營的炮兵連擁有的迫擊炮達到30門。
至于新組建的四、五、六營也擁有幾門迫擊炮。
要知道如今這個時期的我軍在炮火方面依然很薄弱,像772團這樣有編制的主力團擁有的炮火也很少。
盡管得到了新一團的援助后,有所改善,但是依然與日軍有著較大的差距。
而新一團一個營居然擁有30門迫擊炮,這都趕得上一個旅的炮火強度了。
盡管副總指揮也為之錯愕。
沈泉卻淡定一笑道:“首長,這都是我一直累積獲得的,要是團長沒把臨城縣繳獲的火炮上交,其他新組建的營也能達到二營一半的水平。”
副總指揮倒吸一口涼氣。
沈泉如此提起,這讓他都不好意思再開口‘打劫’了。
畢竟沈泉也說了,這是新一團累積而來的。
而且新一團上交的武器裝備足以列裝一個師了,再‘打劫’的話,對新一團影響不好。
得不償失!
不過,副總指揮抓住了沈泉話中的重點。
其他新組建的營?
隨后疑惑地問道:“新一團其他營的炮火數目不及二營?”
沈泉點頭應道:“是的!”
“除了一、三營外,四、五、六營的火炮只有3到4門左右。”
“團長為了保持部隊的戰斗力,也為了更好地管理部隊,所以保留了三個主力營,新組建了四個營。”
“這兩天整頓完后應該安排人上報了。”
副總指揮微微一怔。
一個團7個營?
如此說來新一團的兵力可不弱啊!
三個主力營一千人左右,哪怕其他四個營是正常營級人數,便達到了5000左右。
若是加上其他部隊人數,豈不是說達到6000人?
臨城縣一戰新一團兵力不是被削弱了嗎?
難道這么快便恢復了?
“沈泉同志,你們新一團有多少兵力?”
“報告首長,全團7000余人,”沈泉把主力部隊人數報了出來。
但并沒有算上民兵。
在李云龍的影響下,沈泉也認為民兵只能算是新一團后備力量,所以并不在新一團的兵力計算范圍內。
盡管如此,結果也讓副總指揮為之一驚。
雖然因國民抗日情緒高漲,部隊的兵力增長都很不錯,但是他也被新一團的增長速度震驚到。
“沒想到你們兵力這么快恢復過來,并且還比之前的兵力還有所增長。”
“真是讓我感到意外!”
“不錯,不錯!”
沈泉有感而發地說道:“這也是多虧了團長的決策。”
“哦???”副總指揮好奇地問道:“什么計策?詳細說說,讓我也學習學習。”
“首長謙虛了~”沈泉拍了一記馬屁道:“誰人不知首長的威名。”
“團長提起過首長是他敬佩的人......”
副總指揮呵呵一笑,說道:“呵呵呵......沒想到我還有這形象。”
隨后示意沈泉繼續。
沈泉也沒有磨嘰,語氣帶著敬佩地說道:“團長設立了一套新兵考核標準,從而區分戰士與民兵。”
“為了快-->>速提升民兵的能力,編撰了《民兵軍事訓練手冊》,這也使得民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從而通過來考核的人數在不斷提升。”
“同時這本手冊也讓戰士們變得全面,按團長的話來說戰士要全面發展,成為“五邊形戰士”。”
副總指揮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關鍵,心中震驚不已。
難道剛才的7000人不包括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