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宿舍的第二天,伴隨著紐約清晨特有的清冽空氣和些許時差帶來的昏沉,劉曉藝的大學生活正式拉開了序幕。
她和黎畫、張茹按照日程安排,一同前往哥大的語學院(americanlanguageprogram)。
語學院的大廳里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面孔,空氣中混雜著不同的語和些許緊張興奮的情緒。
他們領取了厚厚一疊資料:語水平分級測試的說明、詳細的課程大綱、以及初步的課程時間表。
測試將在下午進行,根據成績將他們分到不同等級的班級,以確保教學效果。
看著手中全英文的資料和周圍陌生的環境,劉曉藝深吸一口氣,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取代了初來時的茫然。
她知道自己必須積極主動,才能盡快融入。
中午,三人決定一起去嘗試學校附近的一家中餐館,慰藉一下被西式快餐沖擊了一天的“中國胃”。
餐館不大,但生意很好,老板娘是位熱情的廣東阿姨。
吃著還算地道的麻婆豆腐和宮保雞丁,聽著熟悉的鄉音,三人之間的陌生感迅速消融,仿佛找到了組織一般,邊吃邊交流著上午的見聞和對接下來學習的期待。
下午的語分級考試對劉曉藝來說并不算太難,亞運志愿者的經歷和長期的備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考試結束后,她拿到了自己的課程表,從第三天開始,她將進入中級班的課程學習。
確定好課程安排后,劉曉藝立刻行動起來。她找到宿管杰西卡,提交了周末外宿的申請。
由于她已成功申請半走讀,且寄宿家庭信息完備,申請很快獲得批準。
她隨即給洛錦川發了信息。沒多久,洛錦川那輛二手日系車就停在了宿舍樓下。
坐進副駕駛,看著洛錦川帶著笑意的側臉,劉曉藝感覺一整天應對新環境的緊繃神經都松弛了下來。
“考試怎么樣?”洛錦川一邊熟練地打著方向盤,一邊問。
“應該還行,分到了中級班。”劉曉藝回答,語氣輕松,“就是時差還有點難受。”
“慢慢來,適應幾天就好了。”洛錦川安慰道,車子駛向位于哥大附近、康達斯太太家的方向。
當車子在那棟熟悉的棕石聯排別墅前停下,劉曉藝跟著洛錦川從側面的獨立樓梯走上二樓時,心里充滿了對“新家”的好奇。
然而,當洛錦川推開房門,示意她進去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徹底愣住了,隨即涌上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感動。
這完全不是她想象中男生獨居的、可能有些凌亂的房間。
整個套間窗明幾凈,整潔得不可思議,空氣中甚至還彌漫著淡淡的檸檬清新劑的味道。
而最讓她震驚的是房間的布置。原本靠窗的雙人床上,鋪著的是她從國內寄來的、奶奶親手做的碎花棉被!
床頭上還擺著她帶來的那個小熊貓抱枕!她的行李箱和那幾個裝著書籍和雜物的紙箱,都被整齊地碼放在墻邊。
洛錦川看著她目瞪口呆的樣子,嘴角揚起一抹得意的笑,牽著她的手,帶她參觀:“這邊是衣柜,你的衣服我都幫你掛好了,按季節和顏色分的。這邊是書桌,你的電腦和書可以放這里,臺燈我給你買了個新的,護眼的。”
他推開衛生間的門,洗手臺上,并排放著兩個漱口杯,一支粉色的是新的,旁邊是她常用的那個牌子的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