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宿舍的初步清潔后,劉曉藝、黎畫和張茹在宿管(residentadvisor,簡稱ra)的指引下,來到了宿舍樓入口處的門禁系統前。
這是一套看起來相當先進的電子設備,配有攝像頭和指紋刷卡識別區。
負責他們這層樓的ra是一位名叫杰西卡(jessica)的高年級美國女生,身材高挑,笑容爽朗,但介紹起規章制度時卻一絲不茍。
“歡迎各位入住!首先,我們需要采集你們的基本信息和指紋,這樣你們就可以憑學生卡或指紋進出宿舍樓了。”
杰西卡熟練地操作著系統,一邊為他們錄入信息,一邊強調著宿舍管理的核心規定。
“請注意宿舍的宵禁(curfew)時間。周日至周四晚上11點,周五周六晚上12點,宿舍樓大門會準時落鎖。”
杰西卡的表情嚴肅起來,“如果你們預計會晚歸,必須提前至少兩小時通過宿舍內部系統或直接向我報備,說明原因和大致返回時間。這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考慮。”
她接著解釋了違規的后果:“如果未經報備超時返回,需要按門鈴喚醒ra開門,這會被記錄為一次違規。
同時,ra會進行不定期的臨時查寢(roomcheck),如果發現未經請假夜不歸宿,同樣視為違規。每次違規,都會扣除你們的‘社區品行分(munityconductpoints)’。”
“你們每個人初始有10分品行分。”杰西卡指著墻上貼著的詳細規定,“查處一次違規,扣1分。累計扣滿3分,宿管中心會向你的學院發出通知,這可能會影響你本學期的成績評定(部分課程有參與度或社區表現要求)。
如果累計超過3次,也就是扣分超過3分,將由你們的學術導師(academicadvisor)或班主任進行正式談話警告,情節嚴重者可能會影響住宿資格甚至獎學金。”
聽到這里,劉曉藝三人都暗暗咋舌。這管理制度,比國內大學要嚴格和具體得多,直接將生活紀律與學業評價掛鉤了。
杰西卡特意看向劉曉藝:“另外,劉曉藝同學,你申請的是半走讀(part-timeboarding)。
這意味著在周末(通常指周五晚至周日晚)以及學校官方規定的假期期間,原則上你是不能留在宿舍過夜的,你的住宿費已相應減免。
如果需要特殊留宿,必須提前申請報備。無故違反,同樣會扣除品行分。”
這一連串細致甚至有些嚴苛的規定,讓初來乍到的三人都感受到了壓力,但也明白這是學校為了保障學生安全和維持社區秩序的必要措施。
他們認真記下要點,表示會嚴格遵守。
錄入完信息,拿到屬于自己的門禁權限后,他們回到了房間,開始規劃如何布置各自的“小窩”。
劉曉藝分到的床位是一個靠窗的鐵架床,結構簡單結實,比另一種老式的木質床要穩固和現代一些。但問題是,學校只提供床架,床墊需要學生自行購買。
“看來下午得去一趟附近的超市或者家居店了。”劉曉藝看著光禿禿的床架,盤算著。她正準備查查地圖,手機響了,是洛錦川。
“曉藝,手續辦得怎么樣了?宿舍安頓好了嗎?”洛錦川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關切。
“剛弄完門禁,正在宿舍里呢。基本還好,就是床墊得自己買,我正想著待會兒去看看。”劉曉藝如實相告。
“不用去了。”洛錦川輕笑一聲,“我已經在你宿舍樓下了。”
“啊?”劉曉藝吃了一驚,跑到窗邊往下看,果然看到洛錦川正站在樓下,腳邊放著一個用塑料薄膜包裹好的、看起來就很厚實的床墊,旁邊還有幾個熟悉的紙箱——正是她之前從國內寄過來的行李!
“你……你怎么都拿來了?”劉曉藝又驚又喜。
“猜到你今天肯定忙得沒空置辦這些,我反正沒事,就幫你把寄到康達斯太太家的東西挑必要的拿過來了,床墊也順路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