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家徹底安頓下來的第一個晚上,劉曉藝沉浸在擁有獨立天地的喜悅中。
她正擺弄著書桌上那盞溫暖的臺燈,手機突然響起了熟悉的視頻通話提示音——是洛錦川。
她唇角不自覺地上揚,迅速接通了視頻。屏幕那頭,洛錦川似乎剛回到公寓,背景是熟悉的書桌和書架。
“曉藝,回到家的感覺怎么樣?”他笑著問,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后的松弛。
“超級好!阿川,我跟你講,我爸媽給我準備了一個超棒的房間!”
劉曉藝的聲音里是抑制不住的興奮,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分享這份喜悅。她切換了攝像頭,變成后置鏡頭,慢慢地、仔細地掃過房間的每一個角落,“你看,這是我的新房間!”
她先是照了照那面綠白相間的窗簾和柔軟的飄窗,“奶奶給我織的毯子,媽媽買的抱枕,舒服吧?”然后又轉向書桌和書架,“看!我爸把我的書都搬過來了,整理得超整齊!”
鏡頭掃過書架時,洛錦川在那滿滿當當的書脊中,一眼就看到了許多熟悉的影子——不僅有劉曉藝大學專業的《傳播學概論》、《新聞寫作教程》等嶄新教材,更夾雜著許多他無比眼熟、甚至有些遙遠的“老面孔”。
例如那本厚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英語》,封皮都有些磨損了;那套他幫她劃重點、講解題的《王后雄學案》;
還有幾本他推薦給她看的文學名著和編程入門書籍……它們竟然都被好好地收藏在這里,與她的現在和未來并列在一起。
“叔叔連這些老古董都給你搬來了?”洛錦川忍不住輕笑,語氣里帶著一絲懷念和驚訝。那些書籍,仿佛瞬間將時光拉回到了高中那段并肩奮斗的歲月。
“對啊!”劉曉藝的語氣變得柔軟,“我爸說,這些都是我的‘成長足跡’,一本都舍不得扔。”
鏡頭最后定格在書桌一角一個嶄新的銀色mp3播放器,旁邊還放著一個收音機和幾盒老式錄音帶,組成一個小小的“復古與現代結合”的音頻角。
“你看,我爸還給我新買了個mp3,說現在都用這個聽英語聽力了,可以存好多東西。但他把我以前的收音機和磁帶也都留著,說我喜歡搗鼓聲音,這個小天地隨我折騰。”
洛錦川看著屏幕里那個被愛意精心填充的空間,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真好。叔叔阿姨太用心了。”
他能想象劉曉藝在這個小天地里策劃廣播節目、朗讀文章、模仿新聞發音的樣子,這里的一切都完美契合她的夢想和愛好。
“還有呢!”劉曉藝像是獻寶一樣,拿著手機走出房間,來到二樓的公共平臺。這里被打造成了一個多功能區。
靠近她房間陽臺門的地方,竟然安裝了一面巨大的落地鏡!“看!這里以后就是我的舞蹈練習區了!”她對著鏡頭比了個舞蹈手勢。
鏡頭一轉,旁邊靠墻處,擺放著一個精致的繡繃架子和一個小籮筐,里面是各色絲線。
“這是我媽的地盤,她沒事可以在這里繡繡花,順便陪我做做刺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