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斯塔夫大學附近的一所安靜寄宿公寓內,窗外是淅淅瀝瀝的秋雨,帶著大西洋彼岸的涼意。
屋內卻暖意融融,彌漫著一股熟悉而誘人的辛辣香氣。
洛錦川特意向實驗室和學生會請了一天的假。
書桌上,一臺筆記本電腦屏幕亮著,正循環播放著國內媒體平臺上的北京亞運會預熱節目。
旁邊,擺著一盒拆開的自熱小火鍋,紅油滾滾,里面翻滾著藕片、土豆、牛肉丸——這是劉曉藝不久前心疼他熬夜,特意寄來的“物資補給”。
旁邊還有幾個油紙包,是從他常去的唐人街“陳記燒臘”買來的鹵水鴨爪和辣烤串,老板老陳知道他愛吃辣,特意多撒了重料,鴨爪鹵得酥爛入味,烤串焦香撲鼻。還有一罐冰鎮啤酒,冒著絲絲涼氣。
這對于平日飲食盡量規律健康、多以簡餐或學校食堂為主的洛錦川來說,堪稱一場奢侈的“饕餮盛宴”。他放松地靠在椅背上,難得享受這片刻的悠閑與“罪惡”。
筷子夾起一片吸飽了湯汁的藕片送入口中,熟悉猛烈的麻辣感瞬間喚醒味蕾,仿佛一瞬間穿越回了國內喧鬧的夜市。
他滿足地喟嘆一聲,又拿起一只鴨爪啃了起來。
唐人街的老板們幾乎都認識這個長相出眾、氣質沉靜卻又很懂吃的中國小伙兒,每次他去,賣燒臘的老陳總會笑瞇瞇地多給他夾幾塊肉厚的部位,賣調味料的老板娘會推薦最新到的郫縣豆瓣醬,甚至連蔬果攤的廣東阿婆,都會給他留最新鮮的空心菜。
這種來自陌生同胞的、不著痕跡的偏愛,常讓他在異國他鄉感到些許暖意。
屏幕里,宣傳片一段播完,進入了廣告時間。洛錦川正要低頭對付一顆頑固的牛肉丸,忽然,一個熟悉到刻入骨髓的身影和聲音抓住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畫面切換到了宏偉的“水立方”場館外景,緊接著,劉曉藝的臉龐特寫充滿了屏幕。
她穿著筆挺的藍白色志愿者服,頭發利落地束在腦后,露出光潔的額頭和那雙總是含著笑意的眼睛。右眼上那枚小小的胎記,在專業打光下,非但不顯突兀,反而成了她獨特辨識度的一部分。
她正對著鏡頭,笑容自信而從容,吐字清晰圓潤,如珠落玉盤: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其獨特的膜結構設計和先進的智能管理系統,將為各國游泳健兒提供最優質的比賽環境……”
洛錦川咀嚼的動作慢了下來,最終完全停止。他怔怔地看著屏幕里的女孩,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這還是那個在他記憶里,會因為一道解不出的數學題而微微蹙眉、會因為他的突然靠近而臉紅害羞、會在分別時偷偷拽著他衣角舍不得放開的女孩嗎?
屏幕里的劉曉藝,明明五官依舊,卻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光芒。
她的眼神堅定而明亮,閃爍著對自身能力的確認和對所講述內容的熱愛。她的姿態落落大方,手勢自然得體,每一個微笑的弧度都恰到好處,充滿了專業主播的范兒,卻又保留著屬于她這個年齡的青春活力。
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讓她整個人都在發光。
洛錦川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一種混合著驕傲、欣賞、以及強烈思念的情緒瞬間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