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她身邊的朋友們,在她的持續“安利”下,也開始用一種全新的、帶著欣賞的眼光看待那個總是彬彬有禮卻又帶著疏離感的中國男孩。
“可是麗莎,他說他有女朋友了,而且聽起來很認真。”一位朋友試圖提醒。
“那又怎么樣?”麗莎揚起下巴,那份被短暫壓制下去的自信又回來了,“異地戀有多難誰不知道?而且,只是一個中國女孩而已。”
她語氣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她能為洛錦川提供什么?能理解他在這里的壓力和成就嗎?能融入他的未來嗎?”
不甘和好奇驅使著她,她甚至請了一位恰好有朋友在東亞留學的朋友,迂回地想去打聽一下那個遠在中國的、“神秘的”正牌女友。
然而,洛錦川將劉曉藝保護得極好。他的社交賬號上幾乎沒有劉曉藝的清晰正臉照,更別提任何隱私信息。
那些打聽的人最終只帶回來一個模糊的信息:去年假期,洛錦川確實帶過一個中國女孩來斯塔夫參觀,有人遠遠見過,女孩看起來很清秀,很漂亮,洛錦川全程牽著她的手,眼神是從未有過的溫柔。
“很漂亮?”麗莎聽到這個反饋,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激起了一種一較高下的好勝心。
“怪不得他那么念念不忘。但我倒想看看,隔著整個太平洋,這份感情能有多堅固。”
她對著洗手間的鏡子補了補妝,看著鏡中金發碧眼、身材火辣的自己,重新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她決定改變策略,既然洛錦川欣賞那種含蓄溫柔的東方特質,那她或許可以試著“投其所好”?
至少,她要讓自己成為洛錦川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存在,耐心等待任何可能出現的時機。
而這一切,洛錦川渾然不覺。他只覺得最近似乎偶遇某些同學的頻率高了些,但并未深想。
他所有的心思都被兩件事占據:一是越來越近的哥大項目申請截止日,二是屏幕那頭,即將迎來期末考試的劉曉藝。
他變得更加忙碌,穿梭于斯塔夫的圖書館和哥大的實驗室之間,偶爾還要處理學生會的外聯事務。高強度的節奏和巨大的壓力,反而將他打磨得越發奪目。
曾經的少年青澀進一步褪去,輪廓更加分明,眉宇間多了幾分沉穩和銳利。他依舊穿著簡潔,但合體的襯衫或毛衣下,是挺拔而充滿力量感的身形。
走在校園里,那種沉靜內斂又蘊藏著巨大能量的氣場,吸引的目光比以往更多,但他總是行色匆匆,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仿佛一切喧囂都與他無關。
只有在深夜,回到公寓,打開視頻通話,看到那個熟悉的笑臉時,他周身那種冰冷的、高效的、略帶距離感的氣場才會瞬間融化。
“怎么又瘦了?”劉曉藝隔著屏幕,心疼地戳了戳攝像頭,仿佛能戳到他的臉,“是不是又沒按時吃飯?”
“吃了。只是最近事情比較多。”洛錦川輕笑,聲音是外人從未聽過的溫和,“你呢?復習得怎么樣?別熬太晚。”
“我還好啦。倒是你,黑眼圈都快掉地上了。”劉曉藝嘟囔著,“那個哥大的項目,準備得順利嗎?”
“還行,盡了全力,剩下的就看教授們的決定了。”他語氣平靜,但眼神里有著光,“如果成功了,明年夏天可能就能跟進項目,到時候……”
他頓了頓,沒說完,但兩人都懂那意味著更多相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