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小鎮上是件稀罕事——往年春節正是做生意的好時候,家家戶戶采購年貨,超市通常要忙到除夕下午才關門。
“爸,今年超市怎么這么早就休息了?”劉曉藝幫著父親收拾提著車后備箱的年貨,好奇地問。
劉爸爸笑著將一箱飲料壘好:“忙了一整年,該讓大家都歇歇了。你林阿姨帶著小雨還有總店的老員工他們也不容易,早點放假,讓大家好好過個完整的團圓年。"
他語氣中透著從容,這是生意穩定后才有的底氣。
王安梅在一旁清點賬目,接口道:“再說了,咱們也得好好陪陪你爺爺奶奶。往年忙得團團轉,連頓團圓飯都吃得急匆匆的。”
劉曉藝心中暖暖的。她注意到,父母這一年來變化很大。
父親不再是那個為生計愁眉不展的中年人,眉宇間多了份自信和從容;母親也不再斤斤計較每一分開支,偶爾還會去美容院做做護理。
超市生意走上正軌,兩家分店營業額穩步增長,電子計價系統的引入更是提高了效率,讓他們從繁重的勞作中解放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所以他們倆早早都提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回到了爺爺奶奶住的老屋。
“爸、媽,我們回來了!”劉爸爸人未到房間里呢聲先到。
奶奶聞聲從廚房出來,圍裙上還沾著面粉:“哎喲,回來就回來,帶這么多東西干嘛!”
爺爺也跟著從房間走出來,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回來得好,回來得好。”
中午吃完飯,一家人在院子里曬太陽。劉爸爸劉明達斟酌著開口:“爸、媽,新房子開春就能裝修好了。到時候你們搬過去跟我們一起住吧?三層小樓,房間多的是。”
奶奶正在剝花生,聞手上的動作頓了頓,和爺爺對視一眼,溫和卻堅定地搖了搖頭:“你們的心意我們領了。但這老房子住慣了,左鄰右舍都是幾十年的老交情,舍不得走啊。”
爺爺接口道:“是啊,后院的枇杷樹和桃樹是你奶奶嫁過來時種的,都快五十年了。還有那畦青菜地,天天看著它們長,比什么都有趣。”
劉曉藝理解爺爺奶奶的心情。
這座老房子承載了他們大半生的記憶,每一磚每一瓦都刻著時光的痕跡。
前院里那棵老桂花樹,秋天時香飄整個巷子;墻角那叢月季,是奶奶的最愛;就連灶臺都被歲月熏出了溫潤的光澤。
劉媽媽體貼地說:“那這樣行不行?新房子給你們留間一樓的臥室,什么時候想我們了,就過來住幾天。平時我們還常回來看你們。”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奶奶笑呵呵地說:“這個主意好!偶爾去住住新房子。但根還得留在這兒。”
劉明達興奮起來,開始比劃著描述新房的規劃:“一樓我們特意留了間帶衛生間的臥室,就是考慮到你們年紀大了,爬樓不方便。房間朝南,陽光特別好,窗外就是小花園。”
“前院我們打算鋪上青石板,留出塊地方種些花花草草。后院空地更大,可以開辟個小菜園,媽你不是最愛種些小菜嗎?完全可以繼續種!”劉媽媽接著說道。
劉曉藝也加入討論:“還可以搭個葡萄架,夏天在下面乘涼喝茶。二樓有個大陽臺,視野可好了,能看到遠處的山。”
爺爺奶奶被說得心動不已。奶奶笑著說:“被你們這么一說,我倒真想快點去看看新房子了。”
話題轉到新房子的裝修進展,劉爸爸劉明達更是眉飛色舞:“主體已經完工了,開春就能開始內部裝修。三樓曉藝的房間我們都設計好了,帶個小書房,安靜,適合她學習。”
“最重要的是,”王安梅握著奶奶的手,“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委屈了。記得上次爸媽來城里小住,曉藝得把房間讓出來,自己跑來和我睡。她爸更是只能在客廳沙發睡幾天。現在好了,房間管夠!”
劉曉藝想起那些擁擠卻溫馨的日子,老宿舍房只有兩間臥室,爺爺奶奶一來,她就得騰地方。
雖然從不覺得委屈,但看到父母如今能從容地安排每個人的生活空間,她還是由衷地感到高興。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