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一句話,卻讓劉曉藝的眼淚奪眶而出。
她摩挲著胸前的玉佩,想起這兩年多來的點點滴滴:從重生第一天的手足無措,到廣播站的嶄露頭角,再到藝考場的從容自信......每一步都有洛錦川遙遠和無聲的陪伴。
六月七日清晨,整個玉江縣城都籠罩在一種特殊的氛圍中。交警在考點外拉起警戒線,送考的家長比考生還緊張。
劉曉藝穿著簡單的白t恤和牛仔褲——這是洛錦川建議的,說舒適最重要。
“準考證、身份證、文具都帶齊了?”王安梅第一千遍檢查女兒的書包。
劉明達則不停地看表:“要不要再喝口水?餓不餓?”
爺爺奶奶也站在一旁,一個搖著蒲扇,一個捻著佛珠,嘴里念念有詞。
這架勢讓劉曉藝既感動又好笑:“你們別這樣,我壓力更大了。”
考點大門開啟的瞬間,劉曉藝回頭看了眼家人。
劉爸爸挺直了腰板沖她豎起大拇指,劉媽媽紅著眼圈卻強裝笑臉,爺爺奶奶一個勁地揮手。陽光下,他們的身影那么平凡,卻又那么耀眼。
走進考場時,劉曉藝摸了摸胸前的玉佩,又按了按口袋里洛錦川送的橡皮。
監考老師正在拆封試卷,教室里安靜得能聽見翻頁的沙沙聲。
當第一張語文試卷傳到手中時,她深吸一口氣,仿佛聞到了太平洋彼岸斯坦福校園的青草香,聞到了北京廣播學院演播廳的油墨味,聞到了玉江中學廣播站老設備的金屬氣息......
所有這些味道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她重活一世最珍貴的記憶。
筆尖觸到答題卡的瞬間,劉曉藝忽然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通向未來的鑰匙——那個有洛錦川、有夢想、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高考在全國高三師生的嚴陣以待中圓滿結束,考試后的休息時間過得飛快。
七月流火,北廣的錄取通知書如約而至。劉曉藝站在郵局門口,手指微微發抖地拆開那個印著金色校徽的牛皮紙信封。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八個燙金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她的眼眶瞬間濕潤了。
“媽!爸!”她一路小跑回家,連自行車都忘了騎,額前的碎發被汗水打濕貼在臉上,“錄取了!第一志愿!”
劉家小超市頓時炸開了鍋。王安梅一把抱住女兒,眼淚直接打濕了通知書;
劉爸爸手忙腳亂地點燃了早就準備好的鞭炮,引得街坊鄰居紛紛探頭;連平時穩重的林阿姨都激動地打翻了貨架上的醬油瓶,幫忙的小雨也開心的嘰嘰喳喳。
“老劉家出大學生啦!還是北京的名校!”門口買菜大媽的大嗓門傳遍整條街。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