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站一月一次的集體例會,也是寒假前的最后一次大型例會,廣播站迎來了重大改革。
在下學期高三的師兄師姐們準備高考以及畢業離校后,劉曉藝、黃鈺瀟還有齊宇麒正式接手了管理職責。
他們將原有的松散分工重新規劃為節目組、技術組和采編組,還制定了詳細的排班表和審核流程。
“我想我們要做點不一樣的。”黃鈺瀟站在黑板前,用粉筆畫出一個流程圖,“我和劉曉藝商量過,提議開設新欄目《青春劇場》,讓學生投稿劇本,我們來演播。”
會議室里頓時炸開了鍋。這個創意在90年代的校園廣播中堪稱前衛——大多數學校的廣播站還停留在朗讀作文和播放磁帶的階段。
“劇本從哪里來?”
“誰來演?”
“會不會太花時間?”
面對質疑,劉曉藝和黃鈺瀟早有準備。她拿出一個裝訂整齊的本子:“我已經征集了十篇短劇試水,長度控制在二十分鐘內。可以請文學社幫忙篩選,播音員分角色演繹,或者邀請話劇社的社員來角色扮演,讓他們除了在校慶之外也能演上一出劇。”
林金全翻看著劇本,突然笑出聲:“《食堂奇遇記》?這不是上周高三學長打菜插隊的事嗎?”
“藝術來源于生活嘛。”曉藝眨眨眼。這個創意其實源于她在市臺聽到的廣播劇,只是她將其改編得更符合校園生活。
新學期伊始,《青春劇場》首期節目播出后,廣播站門口的投稿箱史無前例地塞滿了紙條。
學生們對這個新鮮形式表現出極大熱情,有人投稿校園趣事改編的劇本,有人申請參與配音,甚至還有美術社主動提出要為每期節目設計宣傳海報。
臨近期末考試的周一中午,曉藝正在教室里審閱最新一期《青春劇場》的劇本——這次是改編自《西游記》的搞笑版,由黃鈺瀟和林金全分別反串孫悟空和豬八戒。
教室門突然被推開,洛錦川走了進來,手里拿著兩張票。“市青少年宮這周有個錄音設備展,”他遞過票,“周六要一起去嗎?”劉曉藝接過票,紙張在指尖微微發燙。
這半年多來,洛錦川總是這樣,在她需要什么之前就準備好——從發聲練習教材到專業錄音技巧書籍,還有電視臺的參觀,現在又是設備展的入場券。
“當然!”曉藝小心地把票夾進課本里,"對了,洛錦川,下期《青春劇場》你要不要來客串唐僧?”洛錦川的表情瞬間凝固,帥氣的眼睛瞪得圓圓的,聲音帶著一絲怨憤:“我?你嫌我嘮叨嗎?”
“不是啦,你聲音那么有磁性,最適合演唐僧了。唐僧可是很帥的,你又是全校公認校草。犧牲一下色相嘛。”
曉藝促狹地笑了,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學神”洛錦川手足無措,情緒波動這么大的樣子。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第二天中午洛錦川真的出現在了錄音現場。雖然他的“唐僧”嚴肅得像在播報新聞,但與林金全夸張的“八戒”形成奇妙化學反應,這期《三打白骨精》校園版成為最受歡迎的一期節目。
隨著廣播站的影響力擴大,劉曉藝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那個躲在教室角落的安靜女孩,現在走在校園里會有人主動打招呼;
曾經害怕在課堂上發的她,如今能從容地主持年級大會;曾經成績中游的普通學生,期中考試竟然沖到了年級第九名。
“劉曉藝,這道題你來回答。”物理課上,老師點她名時眼中帶著期待而非試探。曉藝流暢的解答讓全班安靜了幾秒,隨即響起一片小聲的驚嘆。
她坐回座位時,余光瞥見洛錦川嘴角微微上揚的弧度——那是他表達最高贊賞的方式。
期末考前夕,廣播站舉辦了年度總結會。小小的會議室里擠滿了新舊成員,桌上擺著從安心超市批發的可樂和餅干。
喬詩琪作為站長宣布了新一屆干部名單——劉曉藝正式成為節目總監,負責所有欄目的策劃和質量把控,黃鈺瀟則成為了紀律委員,抓起了廣播站的考勤以及播放內容的把關。
“我們這個月收到了二百多份投稿,《青春劇場》被評為最受歡迎欄目,”喬詩琪舉著自制獎狀,“這都是大家共同的功勞。但提出來這個建議的曉藝和鈺瀟才是最棒的。”
掌聲中,曉藝接過獎狀——那是用彩色卡紙在上面用漂亮的閃粉筆畫的麥克風圖案。
她想起一年前的自己,連在廣播站讀稿都會緊張得手心出汗;而現在,她不僅能嫻熟地操作調音設備,還能指導新成員如何把握語調和節奏。
“其實創意來自大家,大家都很支持我們的新節目。”曉藝的聲音有些哽咽,“是廣播站的大家讓我找到了自信。”
散會后,曉藝獨自留在廣播站整理學生們投來各式稿件。夕陽透過窗戶灑在操作臺上,給老舊的設備鍍上一層金色。她輕輕撫摸著調音臺上的劃痕,那里記錄著無數個午間的忙碌與歡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洛錦川倚在門框上,手里拿著兩瓶學校小賣部特制玻璃瓶裝的可樂:“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