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筆灰在秋日颯爽的秋風和陽光里飛舞,數學老師在講臺認真板書,劉曉藝盯著課桌上那張剛剛發下來就被揉的皺巴巴的數學試卷,鮮紅的52分像一把刀扎進她心里。
這是她開學時考的摸底試卷,慘不忍睹的成績敲醒滿心激動的她,像是當頭一棒。
教室里吊扇吱呀作響,課室里同學們對著分數都在熱烈討論。
"這次開學摸底考試,普通班和重點班的差距太大了!"
數學老師費啟祥敲得講臺桌面咚咚作響,一臉恨鐵不成鋼。
"有些同學連基礎知識都掌握得不好,大家一定要跟緊節奏!即使是普通班,也不是你們放棄自己的時候,看黑板上這道題,最不該的錯誤哈!"
她的手指緊緊攥住試卷邊緣,紅紅的一片,基礎知識都還給小學老師了。
前世的記憶再次如潮水般涌來——這一年父親因著時代進步被迫技術降職,母親被迫下崗,她卻介意于普通班的身份,很多知識得過且過。
最終時刻哪怕日夜不分地學習,成績也沒太大起色。除了讓她累出了一身病,別無所成。
講臺旁貼著的"距中考還有852天"的紅色標語再次把她的決心砸實了幾分。
這一次,她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考試,不放過任何一處不懂的地方。
下課鈴響,同學們一窩蜂沖出教室。
劉曉藝從斜挎的布書包里掏出那個之前的計劃筆記本,在后面用鋼筆黑色大字醒目標明目標:"任務+1——初一期末考試數學必須及格!"“任務+2——期中考試要進班級前十五名”......
她沒有重點班那些學霸的頭腦,也沒有其他重生者一般的外掛,但擁有比任何人都珍貴的財富——未來的考試記憶。
她就是她本人的金手指,她自己就能設定任務。
劉曉藝清楚地記得,1992年中考物理最后一道大題是電功率計算,英語作文題目是給老朋友李雷寫的一封信...
"曉藝,今天去食堂嗎?"同桌徐靜雯戳了戳她的肩膀。
劉曉藝抬頭,看著這個前世因自己疏遠而沉默寡的女孩。
“不了,我帶了午餐,打算吃完就在教室復習。對了,能借我看看你的數學筆記嗎?”
接下來的兩周,劉曉藝像著了魔一樣學習。每天五點起床邊在操場慢跑邊背英語單詞,課間追著各科老師問問題,晚上在臺燈下復習物理題到深夜,錯題集漸漸越來越厚。
她主動向學習委員蘇逸請教,幫她帶幾天早餐的條件來換他的數學解題,蘇逸是他們班這次考試的第一名,戴著厚厚的金絲眼鏡,中指指腹上厚厚的繭子,聽說是生病升學考試缺考了一門才被迫留在普通班的。
"你這樣解太復雜了。"
周五放學后的教室里,蘇逸指著她的一道習題,"看,在這里做兩條輔助線兩步就能得出來。"
兩句話簡單說明了她的問題,劉曉藝恍然大悟。
前世的她根本不懂如何學習,只會死記硬背,死磕課本。
現在她學會了舉一反三、歸納題型、總結錯題,進步飛快。加上自己前世累積了20年的學習經驗和考試技巧,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十月初的班會上,班主任楊老師宣布七年2班將成立為期半年的學習幫扶小組。
劉曉藝立刻拉上同桌徐靜雯以及學習委員蘇逸。
放學后,三人約定在學校后面的花園石桌處碰頭。
劉曉藝從布包里掏出三本手抄的"重點題型集":"這是我這幾天泡圖書館整理的常考題型,我們一起研究吧。"
"你什么時候弄的這個?"蘇逸翻看著筆記,眼睛越瞪越大,"這比老師發的復習提綱還詳細!"
“這就當做您給我們耐心講課的報酬,小蘇老師,我和靜雯就指望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