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體面人家的席面上絕對不能有醬大骨頭棒子這道菜。
好吃歸好吃。
但你拿這玩意出來讓人笑話。
正經人家請客,端上桌的必然是連皮帶骨的水晶肘子。
這根肘子的分量不能低于三斤,肥膘要過兩指,煎成虎皮用大鐵鍋悶燉一個時辰,燒成棗紅色勾了水晶芡端上來,才算是沒白瞎這頭豬。
然后拿手一拽,把骨頭棒子從肉里輕松抽出來,剩下的皮肉連帶著湯汁一起拌飯。
你就吃去吧。
一吃一個不吱聲,嗓子眼兒都給你黏糊住。
李秋辰長這么大,已經很久沒吃過正經飯食了。
很多人喜歡推崇所謂的“本味”,也就是說只要肉好,怎么做都好吃。
那純屬放屁。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在你掌握基礎廚藝的前提下,只要肉好,怎么做都好吃。
鄉下人連大字都不認識,你指望能有廚藝?
那不叫怎么做都好吃,實際上是你肚子里沒油水,吃什么都好吃。
李秋辰對此深有體會。
他從小是在松林村吃百家飯長大的,對于某些親戚的手藝印象極為深刻。
他至今搞不懂,怎么有人能把剛蒸出來的窩頭做得跟磚頭一樣堅不可摧,一股腳丫子味,扔出去能當暗器。
地主家的廚子就不一樣了。
都說好馬配好鞍,寶刀配英雄,好食材也得好廚子來做才行。
抱著肘子吃完三大海碗二米飯,暈碳的那股勁兒一上來,李秋辰突然感覺修仙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沒啥意思。
劉婆也被招待入席了,畢竟出了力。
她還想把肘子連盤帶回去,但被李秋辰和胡孩兒盯著,沒好意思動手。
老掌柜在趙家輩分很高,被帶走的趙員外是他大哥,他在這一輩兒排行老三,但又不是主家的人。
說白了就是“族老”。
現在家里群龍無首,老太爺又出了這么檔子事,他只能站出來主持大局,一時間也沒功夫招待客人。
等他忙完家里的事情趕過來,李秋辰已經吃得溝滿壕平,坐在旁邊喝茶解膩了。
“家里亂糟糟的,一群老娘們兒頭發長見識短,招待不周,讓各位見笑了。”
老掌柜是個知情識趣的人,嘴里說著好話,伸手從袖子里取出幾錠銀元寶。
跟劉婆說好了二十兩銀子的報酬,一分不少,這邊給李秋辰的也是二十兩。
劉婆十分尷尬,連忙推卻:“三哥你整這干啥,我也沒幫上啥忙。”
“老妹子你別說這些,你能來幫忙就是給我面子了,咱們這么多年的街坊了,千萬別跟我客氣。”
不管人家最后幫沒幫上忙,也是真的請下仙兒了。老掌柜做人圓滑,自然不會因為錢財方面的問題得罪這樣的能人。
至于李秋辰這邊,按理說應該多給一些的,但你要是給的多了吧,劉婆說不定心里還要鬧別扭。女人么,尤其都這個歲數的女人,你還能指望她講什么道理。
.b